文档介绍:血管性痴呆配合抗焦虑、抑郁治疗临床观察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摘要】目的: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血管性痴呆的观察。方法:结合抗焦虑、抑郁治疗血管性痴呆12例。结果:显效 7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结合抗焦虑、抑郁治疗有效。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合抗焦虑 抑郁治疗
血管性痴呆(Va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在我国是痴呆第二位常见病因,其在临床上多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治疗较困难,疗效差,现将我院2004-2008年12例血管性痴呆配合抗焦虑、抑郁治疗的临床资料收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2例,男9例,女3例,男∶女=3∶
1,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8岁,以65-76岁最多,其中9例有卒中史,3例为入院后检查可见多发腔梗,均有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如定向,注意,言语,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运动控制等),严重程度已干扰日常生活,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症状,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符合诊断标准,其中重中度抑郁8例,轻度抑郁4例。
:控制高血压,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50-100mg/d。
:解释,支持性治疗,认知治疗。
(-)。
:如小牛血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
:哈伯因。
,抑郁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使突触间隙5-HT含量增高,常用氯西汀,苯二氮类:能增强抑制剂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的作用,起效快,如阿普唑仑。
:缓解症状,争取临床治愈,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预防复发。
2结果
12例中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
3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全脑缺血、缺氧引起,并可因脑血管病变部位,大小和数量不等,导致各个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各不相同,其抑郁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