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的工作要求
救灾物资储备工作事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级政府依法行政, 履行救灾职责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县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 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 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通知》、 《X 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和国家、省、市、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结合我县实际, 现将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X 地处 X 南沿海, 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 救灾工作异常繁重、任务艰巨。 X 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开展了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所有镇、村(社区)建成了 95 个自然灾害避灾点, 并逐步推进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初步形成了县、 镇、村(社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较好地保障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
需要。虽然我县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但与日益复杂
严峻的灾害形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要求和期待相比,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储备库布局不甚合 理、储备方式单一、品种不够丰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基层储备能
力不足等。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大力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灾害, 及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各单位、镇、村(居)
要从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抓紧抓好。
二、积极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是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各地要按照减灾规划要求,遵循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反应 迅速、运转高效、 保障有力的原则,科学编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要根据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要, 合理确定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因地制宜,可以采取新建、共用或租借等方式解决存储场所, 充分利用已有库房和设备,避免重复建设;县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 镇和村可结合避灾场所建设, 积极开展救灾物资储备, 逐步形成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扩大救灾应急储备物资的有效服务辐射范围。
三、进一步增加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
全县要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特别要充 分考虑应对大灾的需要,在现有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增 加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确保自然灾害发生 12 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包括: (一)居住保障类:帐篷、床(含钢架床、木板床、折叠床、气垫床等)、蚊帐、枕 头、床单、蜡烛、手电筒、取暖器(电暖器、暖炉等),折叠桌椅、 应急照明、发电机、油毛毡、绳索、铁锹、铁镐等。(二)御寒衣服 类:棉被、睡袋、毛毯、毛巾被、棉大衣、棉衣裤、绒衣裤、雨衣等。
(三)生活用品类:餐具、炊具、洗漱用具、毛巾、肥皂、水桶、软
体贮水罐等。(四)协议储备类。各地主要与商贸企业协议储备粮油
品、应急食品、 饮用水和日用品等不宜长期保存的物资。根据近年来我县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口、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经多方研究论证,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