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章野生动物遥测技术Radio Telemetry
特点
远距离研究动物,被研究动物不受干扰,获得信息反映动物本来面貌;
不受栖息地和气候条件限制,全天侯监测;
技术复杂,设备昂贵,需捕捉动物,费用大。
应用
陆生兽类活动规律、巢区、死亡率、和生理生态指标研究
用于鸟类活动研究;
水生动物活动的研究,活动规律的测定;
两栖、爬行类动物的个体识别和监控。
数据类型:
动物的位置:不同时间定位=>活动范围
判断动物的存活
运用动物敏感器来了解动物的活动状态
动物生理指标测定:体温变化、呼吸频率、肠胃蠕动、颅内压、眼球运动等。
无电线发讯器 Transmitter
无线电遥测系统
发射系统:振荡晶体、发讯器天线、外部(特殊)感受器、电源、封装介质附着部件;
天线系统
接收系统:接收器、电池组、数据记录处理器、耳机。
振荡晶体:每间隔一定时间发出一个信号脉冲,一般脉冲宽度15ms,间隔期800ms。
发讯器天线:多用鞭状天线,牢固,能弯曲,防咬断。
外部感受器、特殊感受器:
运动感受器:传递动物活动模式,晃动开关=水银滴+接触开关
休眠、死亡感受器:(1)24天活动,发射信号改变。(2)几天不活动,停止发射信号,活动后,信号恢复;
体温感受器:动物机体深部温度,埋入体内,用环状天线;
外部温度感受器;本体装入发讯器中,头部附贴于动物特定部位;
体内压力感受器:装入动物体内,但寿命较短。如颅内压力,肠内压感受器;
心率感受器:遥测动物心率,估计运动状态。
电源:
汞电池:适用于4℃—35℃;
锂电池:耐低温,保持稳定;
碱电池:>-6℃,价低,目前常用;
可冲电电池。
发射器的选择:、
动物的负载力;
根据时间要求,决定电池寿命;
动物活动范围,选择发射功率,—2%。
封装介质及附着部件:
环氧树脂封装:防潮好,但易收缩
牙质树脂封装:防潮好,可用至电池耗尽;
金属陶瓷封装:效果好,但自重大,不适和小型动物;
体内植入:胸腔、腹腔、肌肉中。
附着部件:根据动物体形设计;
大型哺乳动物:颈圈式发讯器,用皮带、尼龙、电缆线做成项圈;
小动物:要求附着带能随动物生长而伸展;
喜鹊、乌鸦等中型鸟类:发讯器安在尾羽上;
雀形目的小型鸟类:粘在背上;
大型涉禽;胫部;
雁形目:鼻孔上;
青蛙:环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