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石壕吏》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壕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b21547 2021/3/1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壕吏》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和“诗史”的特点;
(2)、背诵《石壕吏》。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情感,了解民生疾苦,感受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了解杜甫诗歌内容的发展和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br/>查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逾(yu) 戍(shu) 老妪(yu) 泣幽咽(ye)
熟读《石壕吏》,做到基本成诵。
大致理解诗歌的含义。

导课:
从年青时朝气蓬勃到中年目睹战乱的杜甫,诗歌中吟咏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让我们来读一读。
新授:
1、背景介绍: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西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一首。
补充: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可先由教师范读或领读、学生齐读、分组比赛等方式进行)
3、课文分析:
师:从内容看这是一篇什么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
体裁:叙事诗
时间:暮 地点:石壕村
人物:老妇、老翁、官吏、诗人
师:如果用原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那句?
生:有吏夜捉人。(如有不同答案,教师可引导)
师:为什么是“夜”捉人?老翁为什么要“逾墙走”?
生甲:表明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白天抓不到兵丁只能晚上偷袭;
生乙:表明石壕吏抓人的手段狠毒,连老人也不放过。
教师归纳: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府征兵的无度。
师:两个主要人物出场各自是什么态度?
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板书:“呼”、“啼”、“怒”、“苦”(形成强烈的对照)
师: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的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并为下文老妇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师:老妇人致词的内容包含哪几方面的意思?
(1)、一家三男全部应征邺城,两个已死;
(2)、目前家境的贫寒;
(3)、老妇自请服役。
师: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里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举手回答后教师补充)
师:自请服役暗示掩护老翁、儿媳以及孙子的心理。
师: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词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生:不是,是管吏再三逼迫的。
师:明写老妇,暗写官吏的用意何在?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于问答”,使内容更加集中精炼。更加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也反衬出官吏的凶暴蛮横。
师:老妇人和官吏的性格各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