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2009昆虫生态学课件(第九讲).ppt

格式:ppt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9昆虫生态学课件(第九讲).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9昆虫生态学课件(第九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昆虫群落生态学
李为争
**********
Wei-zhengli@
第一节基本概念
生物群落:相同时空区域的生境中聚集的全部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没有明确的边界,常呈现过渡性特征,过渡区往往物种比较丰富。
注意3点:
1. 并非必须研究“全部”生物种类,而是根据人类的需要进行研究;
2. 研究的是有“相互作用”的种群;
3. “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目前争议较大。
第二节昆虫群落的特点
一、昆虫与植物
泥盆纪:真蕨、石松、楔叶类植物;无翅亚纲昆虫
石炭纪:大量有翅昆虫出现(巨)
二叠纪:裸子植物取代蕨类植物;鞘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缨翅目;
三叠纪:苏铁、松柏、银杏;直翅目、螳螂目
侏罗纪:大部分昆虫形成
白垩纪:被子植物、鳞翅目
第二节昆虫群落的特点
二、昆虫群落的特点
种类繁多,食性复杂
独立于其他动物群落而自成体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与植物协同进化
与蛛形纲最为密切;
天敌多,包括鸟、兽、两栖类、爬行类、微生物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外貌特征
由于进化上的趋同性,在天然屏障隔离的不同区域的相同区系中,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可能很不相同,但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各物种占有的生态位则是非常相似的。这是有害种类侵入和有益种类引进定殖的基础。
如:南美亚马逊河、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马来西亚
第四节多种群共存系统
1. 多种群共存而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Volterra的模型(以3个物种为例)
εr 第r种群在单独存在时的增长系数
Prs 种群r与其他种群的相互作用系数;
PrsNs 为第s种群在密度为Ns时引起种群r的下降率。
注意:Prs可正可负,这取决于相互作用的性质。
第四节多种群共存系统
Goh的模型(无限多种群)
Ni-第i种群的数量
ri、ki 种群i按Logistic曲线增长的两个系数
aij 第j种群对第i种群的作用系数(j=1,2,3……m,但i≠j)
Θi 第i种群的增长系数。
第五节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
一、群落的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所包含的物种数,有时也称之为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有两方面的含义: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均匀性
1. Simpson指数(s个物种,N代表总群落中个体总数量,Ni代表第i个物种的数量)
第五节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
2、Shannon—Wiener指数
第五节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
二、群落相似性指数:
a表示群落A中的物种数目;
b表示群落B中的物种数目,
c表示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