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邻居古今谈.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邻居古今谈.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3/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邻居古今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邻居古今谈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古人选宅,非常讲究择邻,《左传》中就记载着“非宅是卜,惟邻是卜”的谚语。孟母三迁,就是为儿子选择合适的邻居,使幼年孟轲的日常行为有良好的榜样。如今有许多城市居民为了让孩子能进重点中学或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千方百计地迁移到某个“学区”去居住,与孟母的做法形同而实异。南朝梁代的宋季雅有一句名言:“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其目的是与品行高尚的吕僧珍结邻。北宋的王安石与司马光在政治上势不两立,但据王?《默记》记载,王安石曾对其子说:“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现代社会中恐怕找不到“居家事事可法”的好邻居了,可是谁也不愿意与地痞流氓为邻,所以仍有择邻的需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择邻几乎没有可行性,原因很简单:即使你省吃俭用买了一套新房,又哪能知道未来的芳邻是何种角色?我们只能祈求上苍赐给自己一个好邻居,以免入住新居后日夜提心吊胆。幸亏如今的房地产商人考虑得非常周到,他们制造的住宅都是全封闭的钢筋水泥笼子。有的公寓大楼,从一楼直到顶楼的窗户全用铁栏围得严严实实,活像一座大监狱。除了楼梯以外,邻居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空间,可以老死不相往来。邻居的关系最多不过是在楼梯上相遇时互相点头示意,有时结邻多年仍不知对方姓甚名谁,真可谓“白头如新”。初唐诗人王勃曾写过“天涯若比邻”的名句,要是他活到今天,说不定会写出“比邻若天涯”的句子来。

  我们的祖先不是这样生活的,古代的邻居之间有非常亲密的关系,这在古诗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录。陶渊明的《移居》诗写他移居的过程:“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诗中还写到几年之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邻居们常常来访问他,大家谈古说今,一起欣赏诗文。白居易则写了一首《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表示与友人卜邻的愿望:“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元八是元宗简,与白居易相交二十余年,友情甚笃。白居易希望子子孙孙都与元家结邻,世世代代享受美好的睦邻关系。
  那么,为什么在地广人稀的古代,邻居之间会有那么密切的关系,现在如此密集的人群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倒反而越来越疏远了呢?我猜想有两个原因:

  其一,古代的邻居之间在空间上没有设置隔离层,邻舍间享有较多的公共空间。安史之乱后杜甫回到羌村探亲,邻人站在墙外观看,对室内的情景一目了然,从而与诗人一家悲欣相通:“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假如杜甫一家关上防盗门,拉上窗帘,即使他们抱头痛哭,邻人又何从得知?况且自然界的芸芸众生本是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