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泸州医学院章程.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泸州医学院章程.doc

上传人:mkjafow 2021/3/19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泸州医学院章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泸州医学院章程
序 言
泸州医学院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更名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泸州医学院。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秉承“厚德精业、仁爱济世”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守正出新”的学校精神,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和文化铸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医科大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奋斗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中文名称:泸州医学院;英文名称:Luzhou Medical College,英文缩写为LMC。
第三条 学校设有忠山校区和城北校区;学校法定住所为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忠山路三段319号(忠山校区),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城北校区)。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经举办者和主管部门同意,学校可以设立或者调整校区。
第四条 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依法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学校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
第六条 学校的主要学科门类为医学;依法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第七条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精湛技能、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八条 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和履行相应的权利与义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享有下列办学自主权:
(一)依法实施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学科专业招生比例;
(四)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按照国家学位制度的规定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五)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自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六)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或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
(七)依法自主开展与境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
(八)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工资及津贴分配;
(九)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十) 依法向为学校发展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名誉学位、名誉教授或其他荣誉称号;
(十一)依法获得的其他办学自主权。
第九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泸州医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师生为本,尊重学术自由,实行党务、校务和信息公开制度,并接受监督。
第二章 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
第十条 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开展工作。学校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做好老干部工作;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五)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
(七)加强对学校院(系)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