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更多精彩就在这里
编辑课件
监护参数的临床基础
监护仪的基本结构
监护仪的操作与维护
监护中的心律异常处理
编辑课件
一、监护系统组成
病人 电缆 监护仪 显示器
记录仪
报警传出
编辑课件
★有线——信号输入通过导联线直接将与皮肤接触电极的心电信号引入监护仪内。
优点:干扰较小,较可靠
缺点:病人需卧床,活动受限制
★无线——将与病人皮肤接触的电极的心电信号通过导联线引入一小型携带式无线电心电信号发射装置盒,再通过无线电波将心电信号传到心电监护仪或中心监护站的接受器,通过解码、放大,还原为心电波。
优点:接受信号范围宽,不受病房条件限制。
缺点:易受外界干扰。
二、心电信号输入
编辑课件
显示器——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呼吸波、心跳及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
三、显示器
编辑课件
窦
房
结
电
激
动
传导系统
心
房
兴
奋
心
室
兴
奋
心
脏
泵
血
人体组织
体
表
体
表
电
位
改
变
电极及放大器
心
电
图
四、心电图的形成
编辑课件
各种监测仪器设备组成不同,操作步骤
及程序亦不尽相同,但大体包括如下:
①打开电源检测导线,接心电监护电极
②仪器和清理好皮肤后的患者连接
③选择各种监测参数
④调节监测参数和各种监测条件
⑤开启报警功能、选择报警参数
⑥持续荧光屏滚动监测和(或)走纸记录心电图分析
⑦及时记录监测结果
一、监护操作步骤
编辑课件
心电监护本质上是动态阅读长时间记录的常规体表心电图。为操作简便,通常采用简化的心电图导联来代替体表心电图导联系统。
例如,将四个肢体导联分别移动到胸前壁四个部位同时,采用粘贴式纽扣电极片代替标准的银-氯化物电极夹,这样既可保证良好的监测质量,又不影响病人床上活动和各种诊疗措施的实施。
二、心电监护
编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