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鬼魂戏的独特审美体验.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鬼魂戏的独特审美体验.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3/2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鬼魂戏的独特审美体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鬼魂戏的独特审美体验
  【摘 要】中国古代戏曲在元代达到繁盛阶段,元杂剧可谓其顶峰。而鬼魂戏是其中重要且独特的一个类型。本文试对具有代表性的鬼魂戏加以阐述,从中发现鬼魂戏在连接社会现实与理想、对“死亡”的审美体验、注重“大团圆”结局等方面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带给观众的愉悦感。
  【关键词】元杂剧;鬼魂戏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06-02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结晶。纵观历史,从北宋杂剧到金院本再到元杂剧、明清传奇,戏剧从元代以来进入了史无前例的繁荣阶段,形成了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神头鬼面”剧①是其中一个特殊类别。明初朱权在《太和正音谱》单独列出这一科,可见当时鬼魂戏数目多,影响也较大,在元杂剧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鬼魂戏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也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品味。
  一、在鬼魂戏中连接社会现实与理想
  鬼魂戏之所以能够在戏剧舞台上大量产生并长期发展,与我们长期形成的宗教观、灵魂观对中国古代戏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不开。鬼魂本是虚无的,但是群众却更愿意相信它的存在。这就使得鬼魂在部分元杂剧作品中作为主角,兼具娱乐与教化功能于一体,成为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与表现载体。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中尽心伺候婆婆13年的?]娥,因不同意张驴儿的苟且之事,反被诬告为***凶手,又被贪官误判,屈打成招处以死刑。一个原本“忠”“孝”两全之人却因为维护自身清白而被冤斩,剧情本身就揭露出社会现实生活的黑暗与不公,以及底层人民艰难的处境。临刑前,窦娥许出三桩誓愿,没成想竟一一应验。这更加直白地昭示了窦娥所受的冤屈,见证了当时昏聩官吏的无情与无能,同时也成为鬼魂复仇的前奏。人虽死,冤未了。
  死后的窦娥一心要为自己申冤昭雪却始终无果,最后找到已升为廉坊司的父亲窦天章,并托梦陈述自己的遭遇,恳请父亲为自己平冤昭反。窦娥冤死化鬼申诉,将生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延续到死后,虚无的鬼与真实的人复合,用鬼魂特有的方式一再坚持,连接起现实的残酷和对理想的坚守,突出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立冲突,再次揭露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黑暗与不公。
  最终,经过再三恐吓及怀疑后,窦天章终于相信确是窦娥冤魂并答应为其平反,才使案件真相大白、凶犯伏法。窦娥生前的坚持没有换来善果,最终含冤而死,但是死后鬼魂却寻找到父亲为自己昭雪。这种生前被冤与死后平反的对比,不仅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一种有力揭示,更是反映出剧作者及群众对现实的无奈与嘲讽。同时,由代表清官的父亲帮助平反,也侧面反映出广大民众对于现实中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在鬼魂戏中,剧中主人公死去后离开人们的视野,但是其鬼魂还飘荡在天地间,继续着主人公生前的各项活动,并且有了超时空、界限的能力,最终运用托梦、告状等形式抒发自己的不满或愿望。鬼魂不仅是人活动的延续,还是其向现实发出挑战的“影子”与“隐身衣”。鬼魂戏中,通过人与鬼的不同境遇,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生活状况,将现实的无奈和理想的圆满充分表现出来,让鬼魂戏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使读者对现实和理想有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鬼魂戏中对于死亡的独特审美体验
  在大多的鬼魂戏中,鬼魂形象想要运用于作品中,主人公必然要经历死亡。人类自从有了自我意识,就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