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3/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摘要:该文基于软件技术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实践,基于高职、应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特点,提出了构建“专本衔接、标准融合、能力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在“软件技术专业的‘3+2’分段培养项目”的应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本科;教育衔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4-0161-02
  1 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
  、能力导向的理念
  坚持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的能力提升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职业工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职业技能的综合训练,确保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最程序的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观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的学****态度和学****能力[1]。此外,积极引入人才培养的学分制、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评价人才质量等方式,体现人才的能力本位,培养高技能人才。
  、质量诊改的理念
  构建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人才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实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明确产品或服务的标准,识别达成目标所必须履行的关键职责与程序,及时诊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设法改进,有效保障质量。根据行业、企业对“3+2”高层次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参照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明确职业能力标准,确定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阶段学生专业技能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等级,分解、明确每一项专业技能指标,形成考核评估体系,保障每一阶段学生职业能力的达标。
  2 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强化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人才质量保障主体意识,成立“3+2分段培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保障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人才质量提供规划指导、监督落实,确保衔接人才质量得到有效落地。专家小组指导构建高职与本科衔接人才培养质量内外部保障机构。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障机构主要包括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务处和院系教学管理办公室。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作为质量监控、监督、评估考核的专门机构,主要通过听课、抽查、调研、检查、访谈、评测等形式,独立开展教学督导和质量管理工作。教务处既是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也具备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职能,为日常教学活动的实施、运行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外部保障机构主要指第三方评价机构,可由相关的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代表、行业协会的代表、学生家长等构成,参与开展人才质量评价工作,尤其是有效评价学生实****实训质量[2]。也可以寻求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来组织实施质量评价,第三方评价能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提供比较客观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市场调研,基于软件开发工作过程所需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与制订高职与本科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明确高职、本科阶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师资、教学资源条件等,在此基础上建立高职与本科教育衔接的课程标准,为人才培养提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