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模拟电路实验二——二极管实验报告
111270040 石媛媛
1、绘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电流大小):
一开始,我用欧姆表测量了二极管电阻,正向基本无电阻,反向电阻确实是很大。
然后我们测量其输出特性曲线,发现很吻合:
在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确实没有电流,之后一段电流很小(几毫安~几十毫安);
(),这个就是其正向导通电压。二极管被导通后电阻很小,(图中可看出斜率很大,近似垂直)相当于短路。
3、当我们使电压反向,电流基本为零,但是当电压大于某一值(反向击穿电压)时电流又开始增大。
2、焊接半波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观察正向压降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电路图:
方波 正弦波
三角波
半波整流电路的效果:输出信号只有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这就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这是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但是电的利用效率低,只有一半的线信号被保留下来。
3、焊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
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是全波整流,在电压正向与反向时,分别有两个管子处于正向导通区、两个管子在反向截止区,从而使输出电压始终同向。而且电压在整个周期都有输出,效率高。
但是发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尤其是三角波时)未达到理想波形,应该是电路板焊接的焊接点不够牢固或其他问题导致信号的微失真。
5、使用二极管设计一个箝位电路,能把信号(0-10V)的范围限制在3V~5V之间:
设计的电路:
电路原理:当输入信号在0—4V时,4V>U1,二极管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稳定在4V左右
当输入信号在4V—10V时,二极管反偏,相当于断路,此时电路由电源,1K电阻,51Ω电阻构成。因为要想使输出值小于5V,所以我选择了一个较小阻值电阻和一个大阻值电阻串联,这样51Ω电阻分压小,故输出电压一直小于5V,起到了钳位效果。
实验数据:
输入电压/V
输出电压/V
4
6
10
实验心得:
焊接心得: A、锡越少越牢固,不要在一点反复焊接,很容易使之前的焊点虚焊。
B、焊接前做好规划,把该点处要连的元件和导线尽量一次连好。
C、短距离连接可以用元件本身(如电阻两端的细锡线)或点连,长距离链接要用带皮的导线。
D、电源线正负要区分好颜色,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