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21/3/21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管理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和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
医疗技术风险是指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由于医学科学的固有规律导致的可能导致危及医疗对象生命健康的因素,进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的监管与处置是临床医学与医院管理的重要容。医院在开展医疗技术项目时应当具备一定的技术及设备、设施力量,以保证临床技术研究的正常开展。
一、医疗技术风险防处置
(一)、职能分工
医务处负责全院医疗技术开展的审批、定期评估及初审上报等工作。
审计科负责全院开展医疗技术相关的医疗设备、耗材的物价审核及设置。
设备科负责全院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工作,医疗设备的购置计划和合理布置,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其中计量管理员负责全院的计量强检工作,以及设备和材料的收发保管工作。维修工程师负责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
后勤保卫科负责全院医疗技术相关耗材的招标、审核及购置工作。
药剂科负责全院医疗技术相关药品的审核、采购以及使用监控工作。
伦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技术相关医学伦理问题的审核及监督工作。
(二)、临床科室:
对病人进行的各项诊疗必须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要施;
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意外必须了解,并熟悉相应处理对策。
创伤性操作必须要求患者在谈话同意书上签字。
操作前必须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及操作部位。
操作中要格消毒,动作要轻、操作要熟练、防止粗心大意。
根据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操作中避免发生并发症,如刺破胸膜、损伤脏器、穿破血管或致肠穿等。
操作后,必须密观察,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应用新技术应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应用过程中的疗效、不良反应、费用等进行动态管理,按时上报评估报告。
(三)、麻醉科室:
根据不同病人的麻醉需要,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
麻醉者必须于术前亲自查访手术病人。
必须准确了解和掌握病人的诊断及病情,明确手术部位,手术式及要求,明确麻醉式。
充分估计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做好预防及抢救准备。
麻醉者必须坚守岗位,密切观察、记录病人变化,发生病情变化要及时与术者联系。
麻醉者遇到技术困难时,应及时请求上级医师协助处理,切忌不懂装懂,草率从事。
格执行各种麻醉法的技术操作常规,操作中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动作轻巧、敏捷、熟练。
慎用***,用药前格“三查七对”,格控制用药剂量。
(四)、手术科室:
经治医师必须对病员的诊疗全过程负责。
经治医师(含手术者)必须做到亲自检查术前准备情况,亲自制定或参加制定手术案。
坚持术前讨论与病情评估制度。
手术必须进行术前小结与术前讨论。做到一例一讨论,切忌走过场。经治医师手术者必须亲自参加术前讨论会,对病人做到心中有数。
对不能明确手术适应症的病人,不草率下达手术通知。
坚持手术审批制度。
对重大、疑难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必须填写手术报告单,经医务处批准后可实施。
不允出现未经审批擅自手术。
坚持术前谈话制度。
术者应亲自与患指定代理人谈话。谈话时应以通俗语言交待病人的诊断、病情现状、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预防、处理办法。
认真解释患关于手术的疑虑,谈话后若患同意手术,则医患双同时在手术同意书中签字。
对重要器官的手术(如肢体及性器官切除等)必须同病人本人谈话,征得同意并签字。
对已确定手术的病人,按程序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