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过去、现在、未来.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过去、现在、未来.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3/2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过去、现在、未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过去、现在、未来
  摘 要:大型话剧《荒原与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当下的人物与十五年后的人物在同一时间出现,推动剧情的发展,这一特点不禁让人联想到阿瑟?米勒的著名剧作《推销员之死》。两部剧都使用了跨度为十五年的两个时间维度,并采用交错在舞台中进行的方式,都对剧情的节奏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作用方面仍有差异。本文通过比较《荒原与人》与《推销员之死》,找出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荒原与人》;《推销员之死》;李龙云;阿瑟?米勒
  一、作品介绍
  李龙云的剧作《荒原与人》,“错乱”的时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恰好与阿瑟?米勒的剧作《推销员之死》有相似之处,都运用了一个十五年的时间跨度,但在产生的作用方面又有所区别,值得仔细对比分析。
  在《荒原与人》中,马兆新及其他知青们在十五年后的马兆新的注视和讲述之下一步步走向悲剧,“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概念变得模糊;而《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也将自己当下的处境与十五年前的回忆相重合,琳达与年轻的琳达交替出现,过去的重重回忆给威利添加了许多压力,使得威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更为清晰,让威利的人格立体起来,而回忆的内容让威利对现实感到绝望,试图用死亡带来生活的希望,揭示了该剧悲剧性的走向。
  二、《推销员之死》的十五年
  在《推销员之死》中,本大叔在威利的臆想中出现,作为威利的潜意识引导着威利慢慢走向毁灭。在威利对现如今的生活感到不满时,本出现,与威利谈论起往事,威利开始陷入现实与回忆交错的旋涡中。当威利对于自己两个儿子的教育感到彷徨时,本告诉威利自己年轻时便出来闯江湖,并且发了财,让威利再次坚信了自己要让儿子们闯荡的信念;当威利遭到霍华德的拒绝而心灰意冷时,本再次出现,鼓舞威利离开这个城市,到别的地方闯天下;当威利踌躇要不要***骗保的时候,本用“有两万块做后盾,可了不得啊”“最好的办法”等话语促使威利下定了***的决心,剧情最终由高潮走向悲剧性的结尾。
  本大叔作为一个威利借由已故哥哥的形象形成的精神支撑,实际上代表了威利在虚假的美国梦泡影下自欺欺人的心态。本的出场和对话其实是威利自己同自己内心的变化。威利这一角色的性格中充斥着对自我的骄傲与对自己选择的怀疑,同时他又负担着维持整个家庭的压力,还要保存他身为一家之主的面子。正是这些矛盾的方面促使着威利不断说服自己,以人物心理的复杂表现将整部剧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到惋惜却又难以避免。
  除了本作为威利的臆想存在于作品之中,剧中对于时间的处理也十分巧妙。在威利遭到霍华德的拒绝时,威利的时间观开始变得混乱,本的出现引出了威利的回忆,早年的琳达与比夫出现,唤起了威利旧时对生活的信心和对儿子的骄傲。通过在当下的场景中重现十五年前的旧事,让威利回想起以前快乐的日子,对现今生活感到绝望。
  当威利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十五年前的回忆就会立刻出现在舞台上:当威利看到自己的儿子如今不成器,而比夫的同学伯纳德却出人头地,回忆中的小伯纳德和现实中的伯纳德交替出现。威利通过回忆试图自我救赎,但却不得不面对伯纳德成功的现实并向他请教,引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比夫当年的数学不及格,所以没毕业。在见到比夫和哈比没有得到预想的好消息时,威利感到痛苦,对这一事件的回忆再次上演,此事作为威利的心结,加深了威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