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议高校行政执行力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高校行政执行力问题”.doc

上传人:qvuv398013 2021/3/2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高校行政执行力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高校行政执行力问题”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重组、合并、扩建等方式扩大了办学规模,这增加了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量,同时也对高校行政执行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须成为目前高校工作的重点,成为高校亟待解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行政执行力之概述
  《管理圣经》中这样描述:“执行力是使企业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必然途径,也是管理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多么宏伟或者组织结构多么宏伟或者组织结构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本身的威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1]虽然高校不能等同于企业,但执行力的强弱对于高校的发展也尤为重要,它代表着高校的竞争力与发展力,影响着高校各项事业成败,保障着高校行政工作目标的顺利达成。然而,高校行政执行力长久以来在高校工作中没有受到重视与思考,这在无形之中延缓了高校发展速度与进程。
  二、高校行政执行力之问题
  (一)行政体制不创新
  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按照准政府的模式建设高校,让高校享受准政府的待遇,并主要通过行政指导手段牢牢控制高校的领导权,这或许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置也基本上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政府内部有什么部门,学校也相应设置什么机构,并实行与政府相同或相似的运行逻辑和机制。”
[2]久而久之,高校行政管理就被贴上了“泛行政化、官僚化严重,思想传统保守,效率低下”的标签。
  (二)行政人员不专业
  “行政”与“管理”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很空泛的字眼,行政工作也经常被认定为是一些日常的接待、处理一些后勤琐事的日常工作,管理工作人人都能做。这些观念上的误区造成我国很多高校不重视行政人员的能力水平和培训,造成管理水平差,行政执行力低。同时,我国高校的行政人员多数是非专业出身,他们一般都由专职教师兼任或者为社会应届毕业生应聘,多数缺乏行政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专业的管理培训及相关工作经验。有些专职教师因其出色的教学被提任为管理人员,但是其仍有繁重的科研及教学任务,虽有心从学术骨干转为管理内行,但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出现既不能专心致力于教学科研工作,也无法有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非管理学专业出身的社会应届毕业生同样存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问题,加上对于学校行政运行系统的熟悉,也无法有效执行上级的决策和目标。

  (三)监督考核不完善
  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与评价体系是高校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理工作牵涉范围太广、太细,很难有一个统一而有效的评价标准。而且高校的很多考核都是由部门领导、二级学院领导由上而下进行,通常碍于情面,领导对于自己部门或者学院职工的考核都比较宽松。半年或一年一次的考核时间太长,用于考核的材料不能很好保存或者被临时赶制,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有的甚至随着“雪球”越滚越大最后成为了一颗“炸弹”。
  三、高校行政执行力之改进
  (一)树立观念,建设文化
  一切改革必须从观念入手,观念没有转变,行动就不可能改变。所以,首先要通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文化建设来武装行政管理人员的头脑,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管理”与“服务”联系起来,要打破将师生视为管理对象的传统思维,要树立为全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