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细胞肺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复杂
SCL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伴随着特定的分子和细胞改变,是多基因参与和协同作用的疾病。
近30年来,SCLC治疗未有明显改善,迫切需要了解其发病机制
理论一:来自支气管粘膜,具有上皮细胞特征
理论二:组织干细胞(Clara cell type)突变或再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
理论三: 神经内分泌细胞(NE)是SCLC发生的优势细胞群
理论四:细胞协同作用和上皮间质转化(EMT)
提示: 靶向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 上皮细胞或肺干细胞?
Cancer Cell 2011;19:754-64
SCLC 的细胞起源
SCLC 的细胞起源
研究SCLC的细胞起源,有助于了解SCLC的发病机制,为发现新的治疗靶点、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
获取组织的困难限制了SCLC的研究和治疗,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以评价治疗反应、风险及基因型,CTCs满足上述条件。
循环肿瘤细胞(CTCs,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血液循环中存在的非血液肿瘤细胞
美国FDA批准CTCs用于预测转移性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的预后
检测CTCs有助于了解SCLC的发病机制,为发现新的治疗靶点、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
N=97
OS
JM Hou,et al. J Clin Oncol. 2012 Jan 17
SCLC检测CTCs和CTM的分子特征及临床意义
前瞻性、单中心研究(英国),采用CellSearch检测。
血标本的采集在基线治疗前7天内及一周期化疗后。
初治SCLC
(标准治疗)
85%
CTCs (+)
15%
CTCs (-)
基线
CTCs≥50
CTCs<50
26%
CTM(+)
CTM:循环肿瘤微栓子
一周期化疗后
6
基线CTCs水平与PFS及OS的关系
一周期化疗后CTCs水平与PFS及OS的关系
CTCs和CTM的分子特征
在30个病人中有18个病人可以检测到Bcl-2表达,1/3的病人表达Mcl-1。
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到化疗后CTCs表达Bcl-2增加,提示CTCs可作为Bcl-2抑制剂药效监控的指标。
Mcl-1的过表达可能预测靶向Bcl-2和Bcl-xl的ABT-263的耐药。
研究结论
提示:SCLC的恶性程度高,血行转移发生早,对SCLC患者
进行CTCs的检测可能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及指导意义。
大多数SCLC病人外周血中存在CTCs
数值最高>500个
治疗后,CTCs阳性率下降
疾病进展时,CTC水平升高
CTCs对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日本)
Baseline
Posttreatment
At Relapse
Total
51
49
38
Evaluable
51
39
37
CTC,media(range)
4(0-5648)
0(0-253)
1(0-510)
CTC,mean±SE
±
±
±
CTC≥2,%(95% CI)
(-)
(-)
(-)
51个连续病人符合标准,均为初治SCLC
局限期n=27,广泛期n=24。局限期中有19例接受了化放疗。化疗方案包括:EP,EC和IP
采集血标本时间点:基线、治疗后、复发
Naito T et Thorac Oncol. 2012 Mar;7(3):512-9.
亚组分析
分期
转移器官的数目
血液采集的时间
Naito T et Thorac Oncol. 2012 Mar;7(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