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5年奇瑞风云2_日化合资风云15年
日化是“合资和收购”最频繁的行业,看清本土日化品牌的欠缺之处,比担忧“下一个是谁”来得更有意义。 继小护士“外嫁”欧莱雅、大宝“联姻”强生中国后,又一本土著名化妆品品牌的收购案尘埃落定。
2021年12月6日,中国本土护肤品牌丁家宜和全球最大香水企业科蒂集团以下简称科蒂正式公告宣告:双方已达成了股份购置协议。依据协议,科蒂将取得丁家宜控股企业的大多数股份,估计交易将于2021年1月完成。
“庄文阳的交代最终实现了。”我国日化美妆行业资深教授冯建军说。
庄文阳们的“交代”
冯建军如此描述丁家宜老板庄文阳的“交代”,“今年7月份,不少跟了庄文阳七八年的人想辞职,当初人心动荡。在吉林长春的一次经销商的会上,她给这些人说过一番话,意思是‘弟兄们,你们要挺住,年底会给你们交代。’”
冯建军,1995年开始,曾经前后供职于我国外著名日化企业联合利华、妮维雅、可采和欧舒丹,现为行业观察家,和业内多位活跃人士保持着亲密的联络。
其实,丁家宜和科蒂早在今年8月便传出“绯闻”――科蒂先期注资10亿元,占丁家宜51%股份,剩下的8亿元将在三年预期增加实现后分批追加。当初,丁家宜方面曾否认上述并购传言。
绯闻的背景是丁家宜利润增加的乏力。据资料显示,丁家宜2021年的销售额比2021年下降了近10%。
在本土化妆品圈中,庄文阳以稳健著称,她历来不会给丁家宜的管理层提很高的要求,其最著名的叙述是“我要的不是一年、两年100%的增加,我要的是五年、十年,甚至是更久的15%的增加。”
可最终,庄文阳选择了被科蒂收购,签署了一份协议。据冯建军透露,在今年七八月份丁家宜和科蒂草签的协议中,对于企业增加的要求是20%到30%,超出之前庄文阳所坚持的15%。
这让冯建军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位老板,四川可采的老总马俊。可采是中国中草药养护化妆品第一品牌,由马俊于1997年创建。2021年,当初仅有4个单品的可采的销售额就超出10亿,大有成为“中国版的薇姿”之势。
然而,就像丁家宜一样,快速崛起的可采也碰到了现金流的压力。自2021年起,市场发生突变,大卖场的游戏规则带来了现金流的直接压力,各大品牌纷纷进入面贴膜领域,可采的市场份额逐步被以后居上的宝洁玉兰油替代。
它的创始人马俊曾经如此描述碰到的困境:“作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资产规模有限,银行对我们的信任度不高……部分股份制银行贷款相对灵活,但也只能提供相对较为松动的贷款额度。民间资金我们又不敢借。”
可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伙伴。据报道,当初不少大品牌全部对可采表现出浓厚的爱好。欧莱雅曾经对可采做过一次很具体的调查。这家法国企业曾收购了本土三大护肤品牌之一的小护士,随即小护士品牌被业界认为遭到“雪藏”,取而代之的是欧莱雅自有的卡尼尔品牌。
不知是否受到小护士事件的影响,可采最终选择了上海家化,后者以万元收购了前者51%的股权。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在小护士、羽西、丝宝、大宝等民族品牌相继被外资企业收购以后,第一次内资对内资的收购。
冯建军认为,在资本时代和品牌时代,不论是外资收购还是内资收购,其实全部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主动和被动
中国的本土日化品牌曾经尝试其它的方法――和外资合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