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下一站传奇_“筑巢人”传奇
阳光下,谭晓春微微眯了眼睛,面对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香港凤凰卫视等多家电视镜头,面对众多媒体记者聚焦在她脸上的灼灼眼光,五天四夜紧绷的心弦,此时反而舒展松弛了部分。作为承接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的项目经理,自从“鸟巢”开工以来,她就成为伴随这一工程的焦点人物之一,广受关注。此刻,她气定神闲,环视全场,然后,望定“鸟巢”错综交织的巨大的银灰色钢梁,大声宣告:“卸载开始!”
这一天,是2021年9月17日早晨8时30分。
这一天,国家体育场“鸟巢”四万二千吨重的钢结构,将脱离一切支撑,独自站立――专业术语叫“卸载”。这是对“鸟巢”的设计、“鸟巢”的焊接技术、“鸟巢”的钢结构是否成功的最终一次检验,也是最大的一次检验。
这一天,世界瞩目,电视台将直播“鸟巢”最终两步卸载的全过程。
实际上,从9月12日开始,“鸟巢”的卸载已拉开帷幕。七十八根支撑塔架、一百五十六只二百吨液压千斤顶,由外而内,分级同时卸载。建造者们科学地将其分为七大步五小步,逐一拆除。
五个白天、四个夜晚,分分秒秒全部需格外慎重。这是把一个概念根本变成现实的关键之关键,能够说,成败在此一举。
那几天,谭晓春全部是晚上12点以后才吃晚饭,面包或蛋糕就白开水,胡乱凑合。
尽管每个卸载点全部有仪器监测;尽管参加人员每人全部发了一本卸载手册,并事先看了模拟幻灯片,甚至挨个进行了培训;尽管全部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开始卸载之前全部已被充足考虑到,全部的数据全部已核实过无数次;尽管每一步骤全部有指挥部统一号令,但毕竟,四万二千吨的重量,“鸟巢”今后将独自负担。
谭晓春为“鸟巢”捏着一把汗呢。
最终两步是直播,最揪人心。
全部人的心,伴随液压千斤顶的升升降降,起起伏伏。
早晨10时30分,第七大步,第五小步,也就是最终一步了。
预备――开启――顶升――脱离――撤垫片。
悬空了!悬空了!现场全部的人,电视机前全部的人,全部看到了,看到了液压千斤顶缓缓将钢结构顶上去后,支撑塔架的垫片撤出,千斤顶复缓缓回落,整个“鸟巢”巨大的钢结构根本脱离了一切支撑――这个含有“国际显微镜观察下的工程”之称的“鸟巢”,此刻独立在世人面前。它,最终从图纸变成了耸立在大地上的中华民族的骄傲!静默的现场欢呼声起,大家相互拥抱,电视镜头前的一片笑脸上全部挂着泪。
谭晓春也笑了。像看着自己亲生的孩子,在襁褓中一点点长大,最终沉稳地站立于大地之上。她笑得那么快乐。一口整齐的牙齿,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重担怎样落到她的肩上
谭晓春是怎样一个人?作为承接“鸟巢”建筑项目标总经理、总指挥谭晓春,肩上负担的该是何等重量?这副重担又是怎样落到她的肩上的?
事情得从2021年说起。
202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之时,国家体育场等一批运动场馆的建设招标工作,也在酝酿中展开了。北京城建集团一举在“鸟巢”诸项目中获头标。那阵子,城建集团董事长刘龙华日夜思忖:国家体育场,众目睽睽,开闭幕式之地,当属重中之重。站在城建集团十九层办公室窗前,刘龙华边俯瞰下面的车水马龙,边在脑子里翻检适宜的人选。猛然,一个名字跳了出来:“谭晓春!”
远的不说,在刚刚过去的非典战役中,谭晓春身先士卒,抢修温泉胸科医院那一仗干得漂亮。
2021年4月中旬,城建集团总企业领受了抢修温泉胸科医院SARS病房的任务,这个任务派到了谭晓春的头上。正值京城非典肆虐之时,人人躲之犹恐不及,谭晓春却要率领八百部下,进入SARS病人的病房了。
她们的任务是进行老病房改造。老病房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而住院的SARS病人含有高度传染性,必需要给每一间病房加盖一个卫生间,而且下水道要作专门处理。五十间老病房,此时住满了SARS患者,医院里四处弥漫着令人恐怖的气氛,排泄化粪池又是病毒聚集之地,万一在施工中被传染上,怎么办?
谭晓春先把战友们集中起来,掏心窝子地嘱咐大家,一再重申注意事项,并表示作为领军人物,她会尽全力确保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然后,她观察地形、部署任务、安排人员、采购材料,夜以继日,忙得不亦乐乎。
随即,她从山西省军区紧急购置来一百套防化兵用的防毒面具,分发给距离危险最近的工人。为了鼓舞士气,她一分钟全部不曾离开医院,晚上就在车里凑合着休息。在连呼吸全部让人感到担心的每一天,她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激励着施工人员,并对她们说:我们的消毒工作做得很好,医院的隔离也很好,很完善,大家不用怕。现在国家碰到了特殊事件,我们赶上了,是热血男儿,就要帮国家分担困难。
七天七夜,几乎天天全部有死尸从她们身边推过,工大家心里能不害怕吗?整天囿在可怕的传染病人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