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养病毒|卡通萌妹子病毒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精力总消耗一丈一。 我的一个好友有个比较尤其的兴趣:业余的时候养电脑病毒玩儿。 她那台飞跃166MMX的古董电脑里,竟然豢养了几百个电脑病毒的样本。奇怪的是,那台机器即使狂慢无比,却历来不死机,更不瓦解,我只能把它归纳为毒毒相克的功效。
这位好友性格腼腆随和,可一见她总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天龙八部里的星宿老怪丁春秋,很让我有点敬而远之。她是云南人,不知道这种古怪兴趣是否源自那里养蛊的古老习俗。
前几日见到此君,问她最近毒养得怎样了,不料她叹了一声:现在的毒没什么意思,不养了。
这话于我心很有戚戚焉。在我看来,所谓“好病毒”必需满足两个条件:一要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二不得产生致命破坏。可现在的病毒恰好相反,只见花哨和凶狠,就是不见好玩。阿西莫夫在她的著名小说啊,机器人里,写一个家伙只用一个简单的悖论就把一台超级电脑折磨得发了疯,那该是多么有快感的事情啊。
在现实中第一次遭遇病毒,是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我还是学生。电脑机房那台老师专用的286染上了毛毛虫病毒,每次开机,全部要先等那个红头绿身的胖虫虫慢腾腾地在屏幕上爬完一遍才能进行正常操作。我们那个从日本归来的老师在忍了半个月以后最终忍无可忍,据传说,她用了两天两夜时间分析病毒特征,最终把毛毛虫干掉了。那位老师算不算得杀毒软件的先驱者之一,这里按下不表,我要说的是在那遥远的DOS时代,一只鲜艳的毛毛虫带给我的新奇快感,无异于第一次看好莱坞大片。
不过好病毒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只有尼姆达还比较让人欣赏,因为它突破了以前病毒传输路径单一的缺点,不仅会经过自己的邮件引擎向存放在邮件程序里的地址发送,还会扫描IIS服务器寻求已知的弱点并发动攻击,更会寻求局域网的共享磁盘来自行安装和扩散。这说明尼姆达的创造人还是含有天才头脑和创新意识的。不过这个病毒还是过于恶性。
至于CAM先生和求职信,施毒手段则要下流得多:“Hi,how are you…”伴随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份邮件带着“××企业的提议书”、“××企业的投资项目”等附件翩然而至。求职信病毒的手段大同小异,邮件的正文是这么的:“我必需找到一份工作来养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