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不扬鞭自奋蹄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理论结合实践,指出新课标形式下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 自主意识 转变思路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考虑。那么应当如何去做呢?
一、注重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小学六年的积淀已无形之中划分了学生的知识层次,而初中阶段又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参差不齐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差异的形成不是先天的智力因素导致,而是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同。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学生好学、乐学行为形成的前提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首先,教师要尊重差异、搭建平台,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用唯一标准评价学生,不戴着有色眼镜对待学生是为人师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让他们尽情释放青春的火热激情;让每人都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感受自己是如此的重要;享受集体努力的成果,体验合作和团结的巨大能量。长此以往,班级不再是紧锁的“牢笼”,而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是学生用心呵护的家园。人人是班级的主人,班里事事有人管。有了这种“班兴我兴,班耻我耻”的主人翁意识,何愁学生不用心学习?
其次,建立pk小组,激发竞争意识。
要让集体永葆生机焕发活力,就要不断为它注入新鲜的活水。Pk小组的具体做法是:
依据组员搭配大抵相当、座位就近的原则,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依据教师指定、学生自愿的原则,选择认真负责、成绩过关的学生任组长;依据公平民主的原则,各组明确组长及成员的权利及义务及各组应对pk赛的具体做法和奖惩制度。这种制度将学生放置在小集体中,组员荣辱与共,学生迫于其他学生的压力,不学也得学,而且这种制度极大的减少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冲突。老师需要关注的是:比赛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锻炼多种能力;有比必评,周评与阶段比评相结合;重奖赏、轻批评,多激励、少批评;对各组内政多关注、多提解决建议、少插手。
此外,用教师独特的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精湛的业务使学生信服,“信其道才能更好的亲其师”。要用自己高超的综合素质感染学生。师生和谐相处,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和乐融融,该是多么幸福的场景啊!
二、教师教学思想转变要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