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回 家家有文人今期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回 家家有文人今期会.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2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回 家家有文人今期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回 家家有文人今期会
“你能照料自己吗?母亲想回趟家。”我在蒙特利尔宽大的公寓里问女儿。   16岁的女儿把眼光从电脑转向我,愣了一下,像是在调整汉字“家”这个概念的焦距,然后说:“No problem(没问题),妈,你去吧。”
  我们在这公寓住了十多年了,这是我天天全部嘱咐女儿“早点回家”的地方。它作为“家”的权威性更表现在它占据了全部文件中“永久家庭住址”的这一栏。
  可我还是要从这个“家”回家。
  现在“万水千山只等闲”已不再是诗人的张狂,我似乎只在云层里打了个盹儿,就回到了地球那边的家。
  北京是我心目中的家,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历来全部认为我熟悉她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高楼,可没想到她的改变这般大,若没哥哥来机场接我,我一定找不到自己的家。
  到家后没几天,我正蜷在书房里贪婪地沉醉在花间集的芳香之中,父亲突然近前轻声说:“离开家快70年了,我想带你回趟家,给你爷爷奶奶修坟。”
  我抬起头,像女儿通常地愣了一下:噢,原来这里还不是家……
  我搀着老爸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段无山无水的路我们用了三种交通工具,经过了两个中转站,花了整整三天时间。
  刚到县城同宗老姑家,我就有了回家的感觉。老姑家院里那片齐腰深的大葱,就像渥太华5月的郁金香,枝挺叶茂,郁郁葱葱!我盘腿坐在炕上,学着父亲将大葱掰成几段,撕成细丝儿,拿三丫头做的豆皮卷着,饱蘸老姑自制的黄豆大酱,塞嘴里使劲儿咬下,五官马上淋漓。亲大家开怀大笑。可夜晚我睡在老姑的炕上,却听她跟老姑夫在窗外轻声说:“快把茅坑再掏掏,瞅瞅草纸够不?咱大侄女可是美国那旮儿的。”
  清晨,在县粮站工作的老姑父搞了辆手扶拖拉机载我们在坑坑洼洼的土道上“嘟嘟”着。故乡的黄土热情地扑在我的脸上和身上,我的屁股如土豆似的滚来滚去,直到太阳从我的后脑勺登上了正头顶,我还是看不到家的影子,只有80岁的老父亲脸上那越颠越浓的“近乡情怯”提醒着我:到了!立即要到了……
  到了村头我确信:没错,这是父亲的家!因为每个人只需报出名字中间的那个字,大家就全部有了亲戚的称谓。跟年纪无关的辈分搞得我晕头转向,突如其来的亲情令我激动不已,我只有不停地鞠躬,再鞠躬,恍惚中像是寻到了我这一腔血脉的源头。
  父亲引我至一堵衰败的土墙外,声也颤手也颤地指着:“那西屋,那西屋……”
  我恍然!伸手就去拉树杈门。可是一位我本想叫大叔结果却是我弟兄的人用我听不懂的乡音拽住了我。老姑父翻译说:说不清何年何月,从外乡逃难来了一男一女一个孩童,那女的是万万走不动了,村长就让她们住进了我家的荒屋。几十年过去了,大家再也没见过那女人和那孩子。原来那母子全部是痴傻。她们吃拉全在屋里,连村民全部不愿踏入。那男人听说你们要来,吓得几天不敢出门……
  可这明明是我的家呀!奶奶的小说里我见过它,父亲的回想录写着它,我们此行也是来寻它的呀!
  痛着父亲的痛,我扶着爸离开了家。她在这个家的门口站了十几分钟,却梦魂牵绕了几十个春秋。
  父亲执意要步行到后坡给爷爷奶奶扫墓。记得奶奶在北京临终前只有一个心愿―――“回家”。当初父亲编书正忙,是我那也早已离乡的叔叔将爷爷奶奶的骨灰带回来的。
  父亲挥了几下铲,就被我安置在了树阴下。素昧平生的弟兄们奋力的树新碑,培新土,乡亲们围了一圈又一圈。我将奶奶最爱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