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孤独的守望者.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孤独的守望者.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孤独的守望者.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孤独的守望者

     一个时期以来,大家全部在广泛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其实,在城市里有这么一群老人,她们的境况也一样令人担忧。她们和儿女或她人缺乏直接交流和面对面的沟通,在钢筋水泥浇灌的城市里寂寞地生活,成为繁荣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
  牛郎织女,不再漂亮的神话
  “老伴老伴,老来伴!”这是夫妻间白头偕老的最美好愿望,可现实却使她们成了老“牛郎织女”。
  “我老伴到成全部去照料孙子了,我一个人在家真孤独啊!”记者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上河苑小区见到张平者感到了一丝心酸。
  今年63岁的张平国只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成全部工作,五年前结婚生子。有了孙子,老两口别提多快乐了。当儿子提出要她们过去帮忙带孩子时,她们一口就应承了下来。因为儿子家并不宽大,加上老张当初还未退休,所以,老两口商议后决定让老张的老伴一个人过去。
  “没想到,老伴这一去竟然就是五年。这中间老伴也想过回来,可是孙子离不开她,几次回来了,不放心孙子又急忙忙忙赶回了成全部。这五年来我的日子别提多难过了,天天一个人吃饭、看电视、睡觉,病了没人管,冷了没人问,想和老伴说个话全部成了奢望。”说到这里,老张的眼眶有些发红,用手擦了擦眼睛。
  “结婚30多年,我们历来没有分开过。我天天全部不愿意回家,因为一回到家,看到家里冰锅冷灶的,心里就更难受了。”老张说,“不过老伴身在异地,比起我来更不轻易,再加上她和儿媳妇关系处得也不是很好,碰到心里不痛快时,连个诉苦的人全部没有。不知道这种两地分居的日子还要过多久,现在就盼着孙子快快长大。”
  今年70岁的赵秀云老人和老伴一直生活在甘肃天水市。在老人的赡养问题上,两个儿子曾出现了部分争吵,最终想出一个“措施”:承包制——大儿子负责照料母亲,小儿子照料父亲。就这么,三年前两位老人分别住到了两个儿子家里。
  “刚开始跟老伴分开来兰州的时候,我是饭吃不下,觉睡不好,更没个能够说话的人,天天就牵挂着远在老家的她。因为长途话费太贵,也只能偶然打个电话听听老伴的声音。我腿脚不灵便,一年和老伴只能见两三次面,还要等到儿子工作不忙了才行。孩子对我很孝顺,吃的穿的应有尽有,可我就是心里面难受。”赵大妈哽咽着说道。
  老年儿女,力不从心的孝道
  伴随人均寿命的增加,百岁老人更是在逐年增多,照料父母的儿女们全部已年过花甲,等于是老人照料老人。
  天天早晨9时左右,在兰州金轮广场周围的铁路小区内,总会看到一位腿脚不太灵活的老太太搀扶着已到暮年的父亲在院内散步。这两位老人就是65岁的乔建国和她109岁的父亲乔礼堂。据城关区老龄委介绍,乔礼堂现在是兰州市年纪最大的老人。
  记者见到她时,她和女儿刚从院子散步回来,乔礼堂老人躺在沙发上休息,乔建国则坐在另一侧的沙发上织毛衣。乔礼堂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但看到记者后,老人还是坐了起来,并不时地把耳朵凑过来,用眼睛仔细地盯着记者的嘴巴,试图听清楚记者和乔建者,她今年65岁,自从母亲1998年逝世后,她就开始照料父亲的生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父亲是一个乐观向上、思想豁达的人,她生有四个儿女,老大参与过抗美援朝,老二早年遭遇车祸,现在老人身边只有自己和三哥了。“父亲以前当过兵,当过铁路工人,受过很多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