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1年实践论原文 估值实践论.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实践论原文 估值实践论.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3/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实践论原文 估值实践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践论原文_估值实践论

     市场是一个博弈游戏,大家一定要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上,知道和其它人的优劣差距在哪里,然后才能对应地做策略选择。   从接触投资以来,我思索最多的应该就是操作体系和估值方法的实际应用了。
  其实就个人而言,我是不赞成大家过分重视估值的,因为这首先是个博弈的市场,且具有显著的不对称属性,每个领域全部存在更全信息、更深了解的内行人士,她们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力量,我们虽可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能力圈从而达成半内行的标准,却极难成为最靠近真相的人,因此我们必需在诗外寻求优势,在心智能力上锻炼自己,而成熟心智模式的基础就是敬畏市场,认可自己的渺小,估值却从态度上就不符合这种精神,它更多是由内而外的划定而非由外及内的聆听。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需要一个起码的工具来对市场进行标示,关键是分清主次,不要刻舟求剑。
  现实博弈的复杂难辨
  为了方便论述,我要经过一个简化的例子来描述,即使不能模拟真实的市场,但可帮我们提炼出关键的逻辑。
  比喻说有这么一个盖碗下藏钱来交易的市场,碗下会放张面值20或100的现金,这时候让你来投资该怎么做呢,假如其它信息全部不掌握,那就会估值混乱,从20到100全部能够,你只能给出基础边界然后随机地参加波动,只有在市场跌到极限边界20以下时才能出现确定性的投资机会。而假如我们知道两现金是对半出现的概率后,我们就能够给出60的理论估值,低于这个是机会,反之则为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三种操作模式,首先是由情绪决定的短线波动交易;然后是由逻辑决定的中线估值交易;最终就是由事实决定的长线翻牌交易。
  然而现实市场和以上理论是完全不一样甚至相反的,因为总会有一群能更大约率掌握碗下金额的内行人参加,你会发觉实际操作中高于理论估值的才是机会,低的却是风险,当然这里还会有20和100的估值边界,在极限边界外我们依旧能够取得理论上确实定性,也就是说假如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到极限位操作,你还是能够取得确定性机会。
  但现实往往更残酷,它还有可能会出现很值钱的纪念币或一文不值的***,即使这种几率很低,但偶然也会出现或会被引导出这么的假想。那么我们发觉最大的波动往往是在突破绝对边界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你以为极不合理的估值位置往往是隐含了最大的机遇或风险。除非你退出不玩,不然最好的措施就是追逐趋势,达成和内行人一致的行动效果,但这会使趋势造成趋势,从而产生假动作增加我们对市场揣测的难度,更被动的是这么的行为还可能会被利用而营造出完全虚假的猜测,从而出现把低值***看成纪念币来炒作的荒唐局面,当然这能够经过提升技术能力完成对趋势起蕴和延展的阶段认识来分辩,但这属于归纳逻辑的范围,其背后需有一整套仓位及交易标准相支持,不在我们现在推演逻辑下确实定标准内。
  从上我们能够看出,现实和理论的差异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博弈行为复杂化,我们对估值的使用一定要从务实角度出发,先把它看成了解市场的工具,从它的异常中读出市场的思索和预期点、标识出此基础上的赔率分布,然后才是详细的价值估算。因为估值的前提是真相不被充足掌握,不然便是确值了,因此我们心里要清楚这只是一个随时会因情况而改变的概数,除非是在绝对边界下注且具有极端事件的排除能力,就像上例中你虽不能清楚金额但却可分辨真假的话,那在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