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doc.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doc.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6/5/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 12120 平方公里, 沙化土地面积减少 9902 平方公里。自 200 4 年出现缩减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 10 年保持“双缩减”。 12月 29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再次表明, 在与风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 我们又一次凭借着坚韧的毅力、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给国人以惊喜、世人以惊奇,可以说创造了又一个绿色奇迹。中国论文网/view- 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于 2013 年启动, 历时两年多, 共有 5000 多名技术人员参与, 综合运用了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和地面调查技术, 获得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的最新数据。第五次监测结果显示, 截至 2014 年,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 %; 沙化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 %; 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 。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 7 万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面积的 % 。第五次监测结果与 2009 年的第四次监测相比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监测结果显示,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现出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从荒漠化土地看,极重度减少 万平方公里,轻度增加 万平方公里; 从沙化土地看,极重度减少 万平方公里, 轻度增加 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沙化土地分别减少 % 和 % 。同时,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各地大力发展特色林沙产业,沙区经济林果面积已达 540 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 5360 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 % 。林果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加工和贮运等产业的蓬勃发展, 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业。监测结果显示,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好转。 2014 年沙区的植被平均盖度为 % , 增加了 个百分点。包括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等在内的东部沙区植被盖度增加了 个百分点,固碳能力也相应提高了 % 。同时,区域内的风沙天气明显减少。东部沙区土壤风蚀状况呈减轻趋势,土壤风蚀量下降了 33% , 地表释尘量下降了约 37% , 其中植被增加的贡献率为 20% 。沙尘天气 5 年间平均每年出现 次, 较上一个监测期减少了 % , 北京地区平均每年出现 2次, 较上一个监测期减少了 % 。荒漠化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难题。就我国而言, 肆虐的风沙一直是高悬北方的心头大患,是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曾几何时,沙漠南下东侵,摧毁草场、农田、房舍,持续挤压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危及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治沙止漠,刻不容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瞻远瞩, 制定《防沙治沙法》, 严格保护沙区植被, 严肃责任考核与追究; 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封禁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 改善修复沙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