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快乐,是最重要的儿子喜欢作文,并对作文很有信心,这令我很欣慰。记得上二年级时,一次,他看到我在喝咖啡,先舀了一勺咖啡,再舀了一勺伴侣,看着看着,突发奇想:爸爸是咖啡, 妈妈是伴侣。我很惊喜,一个劲地夸他聪明,问他怎么会这么想?他说:爸爸黑一些,妈妈白一些,你们又常在一起,就像咖啡和伴侣一样。后我又放了一勺糖,他随即说:“糖就是我”。问为什么,他毫不谦虚地说:“有了我,你们的生活更甜蜜。”第二天,我又喝咖啡,没有放糖,他问我为什么不放糖?我故意逗他: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中是不需要你的! ”他马上表示强烈抗议……这些饶有情趣的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鼓励他用笔记录下来写成作文。他在我的指导下,老老实实地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取了题目《咖啡伴侣糖》,结果,这篇文章使他“一举成名”,他自豪地说: “妈妈,这是我的成名作。”这次经历,让他感觉到了写作文原来这么简单, 又这么有趣,只要把生活中有意思的小事记下来就行了。而这种成功带给自己的快乐又是如此刻骨铭心。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对写作兴趣大增,并大言不惭,总说写作是他的强项。我知道他享受到了作文的快乐。以后,又在类似的经历中,在我的点拨下,他又写成了《疲劳》《我真神气耶》《我那“讨厌”的爸爸》等优秀习作,我都鼓励他积极投稿,并储存在电脑中的“通通文档”。我郑重地向他许诺,等写到了一定的数量,并帮他出书。他一直在为出书的目标努力着。教儿和教学生写作的经历,让我似有所悟: 1、享受“拾贝”带来的快乐。生活是个广阔的海洋,里面鱼龙混珠,珍贝与泥沙共存,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局限,他们还没有能力识别良莠,对生活素材进行有效择用,所以,在孩子初入作文大门之时,教师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 帮助孩子链接生活、梳理生活,敏锐捕捉生活中的精彩,有效提炼生活素材,教会孩子做个快乐的“拾贝人”,最后用笔留下生活中的精彩,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品尝作文带来的第一杯纯美的佳酿,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这是为他一辈子的作文生涯打下了厚实的精神底子。 2、享受“作品”带来的快乐。树立“作品”意识,不光指鼓励、帮助学生积极投稿,享受“发表”带来的快乐,还应有更深的含义。作文是艰苦的劳动,孩子的作文不是普通的作业, 是付出了高智慧、高难度劳动的成果,应得到高度重视。教师和学生都应把写成的文章看成“作品”。从教师的角度说,因为作品是了不起的,是值得读者欣赏和品味的,所以,老师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