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张船山把酒审大盗张船山
张问陶,号船山,清中期著名诗人。船山先生有一次去省城历下――就是今天的山东济南,晋见新到任的巡抚大人,这位巡抚一向看不起汉官,偏偏船山也恃才傲物,两人不欢而散。 巡抚责难船山
这位小肚鸡肠的巡抚大人想要报复张船山,就把藩台请来商议。
藩台跟船山私交不错,她立马打圆场:“她这人是有点呆气,但在百姓中口碑尚好,一向不误民事。”
巡抚有点不快乐,打断话头道:“你说她不误民事,咱就考验考验她。最近不是抓到个大盗吗?听说这个家伙桀骜不驯,几次翻案,迟迟不能审结。不如就让张知府去审审,假如能审结,她还回去做她的知府,假如审不结,就将她登上邸报,送到京城,好好臊一下这个翰林学士的脸皮。”
藩台无奈,转来告诉船山。船山一听,笑道:“这个轻易。”于是到按察司接手案子。
按察司的官员问船山几天能够审结?船山道:“这种小事,三天足够了。”又问审案需要哪些刑具?船山更是哈哈大笑:“刑具不急,但上好的金华火腿、绍兴美酒万万不可少。”
船山喝酒审案
第二天一早,船山在按察司要了一间静室,施施然坐到炕上。一张小桌子上,上好的金华火腿、绍兴佳酿早已准备妥帖。船山吩咐将大盗带到跟前跪下,左手端杯子、右手随意翻阅着案卷。
船山美美地咂一口,赞道:“果然好酒。”又拿起一大片切得薄薄的火腿肉,有些夸张地纳入口中,这才回头问那大盗:“你是郯城人?”
“是的。”大盗回复道。
“今年多大了?”
“三十七。”
“住在乡下,还是城里?”
“住城里。”
“你父母还在吗?”
“父母全部逝世了。”
“有弟兄吗?”
“弟兄三个,我是老大。”
“有老婆孩子吗?”
“有两个儿子,大的十八,能够打猎;小的十三,还不会打猎。”
“你以前做什么事的?”
“我无业。”
藩台和按察司的官员全部很好奇,船山先生才华横溢、词锋犀利,她们全部想知道她是怎样办案的,就躲在屏风后面偷听。哪晓得她竟然问了这么些琐碎之事,跟案子半点不靠谱。多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全部是一头雾水。
第二天清早,船山先生在好酒好肉的伺候下,重新开审。
“你是郯城人?”
“是的。”
“今年多大了?”
“小人今年三十九,明年满四十。”
“你是住在乡下,还是城里?”
“住乡下。”
“你父母还在吗?”
“父亲逝世早,母亲改嫁了。”
“你有弟兄吗?”
“弟兄三个,我行二。”
“有老婆孩子吗?”
“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全部还小。”
“你做什么事的啊?”
“我种田的。”
屏风前后全部是原班人马,藩台等人听船山先生所问,跟昨天一模一样,全部捂着嘴偷笑。
盛名之下无虚士
第三天,藩台跟按察司的官员沉不住气了,她们截下船山,问道:“这可是第三天了,案子不结,抚台大人跟前没法交待,不是开玩笑的,先生到底怎么计划?”船山仍是呵呵一笑:“下官一直不打诳语,今天下午一准审结,诸位大人但请放心,看船山手段,只是这酒肉不可断了,常例刑具也须派人备好。”
敢情先生今天要动真格的,几名小官偷笑着去准备了。船山从容步入客房,喝酒、吃肉、问案。
“你是郯城人?”
“是的。”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