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第三章细菌的感染与预防原则.ppt

格式:ppt   大小:883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章细菌的感染与预防原则.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1/3/26 文件大小:8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章细菌的感染与预防原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 细菌感染及预防原则
掌握内容
细菌的毒力
外***及内***
熟悉内容
细菌引起的感染类型
细菌感染
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微生物(细菌)引起感染的能力
感染(infection)
致病性(pathogenicity)
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反之则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
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
第一节 正常菌群及机会致病菌
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
在人体各部位正常寄居而对人无害的细菌
人体各部位正常细菌数量
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1.生物拮抗——作屏障
2.营养作用——产营养
3.免疫作用—— 有免疫
4.抗衰老作用——除废物
机会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致病条件
寄居部位的改变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症或菌***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
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