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21年李煜词研究述评-纳兰容若经典诗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李煜词研究述评-纳兰容若经典诗词.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3/27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李煜词研究述评-纳兰容若经典诗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煜词研究述评: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摘要“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李煜作为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偏安小国的亡国君主,她的词作却能穿越历史的时空,受到历代不一样层次的读者的接收和喜爱,并有一代又一代的评论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品评。自宋代始,研究李煜词的评论层出不穷,大多围绕其词亡国之音的哀婉情怀及词作“词之正宗”词史地位的评价,总的说来褒扬多于贬抑,她的词改变了花间派裱丽香艳的艺术风格,提升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抒情内涵,为各代研究者津津乐道。
  关键词李煜词;研究史;亡国之音;词之正宗
  李煜,唐五代最终一位杰出词人,也是中国词史上最优异的一位帝王词人。据统计,李煜现存词作可信者仅三十余首,数量虽不多,但却广为传诵,名篇佳句妇孺皆知,深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李煜的词作伴随生活境遇的改变展现出不一样的特色。通常研究者将其创作分前后两期,前期受其时代创作风格影响,多绮丽浓艳之作,有一个富丽之气,而其在后期作品中融入个人生活体验,亡国的屈辱、痛苦、绝望等思想的表现,展现出亡国之音,使词的意境趋于深远、悲慨,有强烈的感染力。
  对李煜词的研究自宋代开始,其后各个朝代研究规模、深度不停扩展,本文就按朝代次序分别叙述自宋始古代各朝代对李煜词的研究情况。
  一、宋代的研究
  据现存资料,李煜词最早进入词学批评的视野是从宋初的两位统治者宋太祖、宋太宗开始的。蔡�西清诗话记载:“南唐后主围城中作长短句,未就而城破……艺祖宋太祖赵匡胤曰:‘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出身行伍的宋太祖对李煜其治国为人是很不屑的,但李煜的文学才华还是给了肯定的。宋太宗也是这么,作为李后主词的接收者之一,她最先品出的是亡国之音的凄惋意味。“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自此开始,对李煜其人及词的品评、研究不停出现。归纳起来,宋代对李煜词的研究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记词本事。宋代文人对李煜及其词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关键还是在片断的议论中叙其本事、记其词作,且内容比较集中。她们感受到了李煜词的艺术感染力,但她们感爱好的关键还是词本事,即隐藏在这些词作背后的小说。其二,是词句评说。马令南唐书卷五有云:“后主词云‘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皆思故国者也。”赞赏其融点之妙。陈郁藏一话腴内篇卷上评“问君能有几多愁”,发见其语言之创新。赵令畴侯鲭录卷八评李煜浣溪沙词云:“金陵人谓中酒曰酒恶,则李后主诗云‘酒恶时拈花蕊嗅’,用乡人语也。”有关李煜渔父词的评价,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屋木门第五记载了卫贤把李煜两首渔父词题于其春江钓叟图上之事,而俞成萤雪丛说卷上则赞赏李煜“一纶茧缕一轻钩”曲尽形容之妙。
  包括艺术风格,宋代对李煜词的研究多着眼于词中亡国之音的流露。苏辙有对于李后主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词的题跋云:“凄凉怨慕,真亡国之声也。”李清照词论中写道:“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黄�评李后主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一词时也说:“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总的说来,宋代文人对李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