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武昌汉口汉阳城市地理-最武昌,最汉口,最汉阳.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武昌汉口汉阳城市地理-最武昌,最汉口,最汉阳.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3/2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武昌汉口汉阳城市地理-最武昌,最汉口,最汉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昌汉口汉阳城市地理:最武昌,最汉口,最汉阳
武汉三镇,我们是否能分别找出最能代表它们的三条街道呢?它们要分别最有武昌味、汉阳味、汉口味?它们还需要承载一定的历史,更需要经历真正的生活。   生活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
  精挑细选,我们找到了武昌的后长街、汉口的胜利街,汉阳的西大街。当然不能确保它们能够代表每个武汉人心目中的“最武昌,最汉口,最汉阳”,但最少,它们在三镇的历史变迁里,负担过太多,也失去过太多。
  后长街:最本土的老武昌
  □ 记者 刘利鹏摄影 szt
  后长街是这么一条街:她躲在长街(今解放路)身后,少了几分浓妆艳抹的繁荣,却也所以躲过了不少刀劈斧凿式的改造,一巷一户一井,无不留存着老武昌各个时代的记忆。而相比于老武昌的“东交民巷”昙华林,后长街更有生活味儿。
  曾是武昌最便利住宅区
  起于读书院,止于先贤街,近一千米长的后长街,连接老武昌南北。4月25日,天气晴朗,阳光洒下,路边屋影映在后长街上,高低错落。和百米之遥的解放路相比,后长街永远是那么不疾不徐。宽不过三四米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居民大多已经熟识,相互打着招呼,偶然一串自行车铃声,更让人感觉就像回到上世纪80年代。
  68岁的黄爹爹,在后长街住了一辈子。“天天早上我全部要走一遍后长街,去黄鹤楼门前晨练。”她和老伴住的是中和里旁一幢老石库门,房间只有30多平米。和她们挤在一幢楼里的还有5户邻居。
  老房子住得并不舒心。房间处于一楼,黄爹爹将窗台改造成了大门,原是堂屋的地方,隔出了2平米的小厨房,锅碗瓢盆一放,转身全部困难。地板已经腐朽了,楼上一有些人走动,耳背的黄爹爹全部能听得一清二楚。墙面更不敢去清理,“轻轻一刷,墙皮直垮,百年前的青砖全部露出来。”这里的房子,基础上均是这么的老房。“什么江夏民居、石库门、雕梁画凤的木制小楼,我们这全部有。”
  尽管如此,黄爹爹却依旧很骄傲,“这里可是过去武昌最便利的住宅区。”出门就是司门口、前行几步便是长江码头,省会武昌的官署衙门围绕。所以吸引了达官显贵、平民百姓“扎堆”聚集。
  即使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生活依旧便利。黄爹爹记得,上世纪80年代,常常停水、停电,巷子口那口不过半米宽的井,让街坊们少遭了不少罪。“夏夜,在空地上洒上井水再乘凉,舒适极了。”若是实在怕热,就干脆睡在井口边,井里透出来的丝丝凉气就像空调通常。
  除了乘凉,井水还能够冰镇绿豆汤。将葡萄糖注射液的瓶子灌满绿豆汤,塞上橡皮盖,系上绳子,慢慢放到井里。然后把绳子系在旁边的梧桐树上,“晚上捞出来,摸一摸全部以为清凉。”
  老街还有老手艺
  在老街徐行,看到了不少快消失的老手艺。正在一户居民家门口修理绷子床的徐师傅说,自己历来不去新式小区揽业务,平时骑着自行车只在后长街、昙华林等老街区找活干。
  在席梦思出现以前,绷子床可是个奢侈品。日常人家,通常用的是木板床,只有结婚时,才会特地去购置一副绷子床。但绷子床用久了,棕绳就会松弛甚至断掉,再睡上去,人就会陷在床中心。这时,修绷子的师傅就要出场了。
  徐师傅的工具包含凿子、刨子、竹片、棕绳等,依据绷子床的损坏程度,徐师傅要么用刨子修理床框,要么用凿子钻眼,再用竹片穿棕绳。假如棕绳需要全部更换,那就是个大活了,没半天功夫做不来。
  而黄爹爹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