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认识心脏骤停
心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有效搏动突然停止,心脏排血为零。
临床表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心电图:心搏静止、心室颤动、心电机械分离。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不同的组织器官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或域值不同:
1、脑:最先、最容易受损害。且脑组织的不同部位耐缺氧缺血的能力亦不同:
大脑为4~ 6分钟,
小脑10~ 15分钟,
延髓20~ 25分钟,
交感神经节45~ 60分钟。
2、心肌:30分钟。
3、肾小管:30分钟。
4、肝细胞:1~ 2小时。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时间就是生命!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心肺复苏的意义
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高级生命支持(AC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C P R 目 标
初级目标:自主循环恢复
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
终极目标:出院存活率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怎样做才正确--规范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历 史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历史:
美国:
1966:“全美复苏会议”,规范心肺复苏术;
1974:AHA,制订《CPR指南》;
1980、1986、1992三次修订完善。
国际:
2000:第一部《国际CPR及ECC指南》正式发表;
2005:修订《国际CPR及ECC指南》;
2010:再修订……
国内: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有电力部门制订过心肺复苏规范,
1986、1992卫生系统根据AHA统一规范了心肺复苏术;
2000……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第一版)
一、强调:
“生存链”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唯一途径:
及早呼救并到达
及早徒手CPR
及早电击除颤
及早高级生命支持
二、规范流程
三个阶段(三个A、B、C、D)
心肺复苏指南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