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21年初中病句例题中考病句题及答案解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初中病句例题中考病句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2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初中病句例题中考病句题及答案解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病句例题中考病句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我们常常有病句例题练****那初中病句例题有哪些呢?下面是xx整理的初中病句例题,欢迎阅读
  初中病句例题1
  1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异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她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发了讨论。
  2 A、我们来到这举世著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标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不然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3 A、中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B、我以为这个回复,和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处理,全部表现出一个不负责任的态度。
  C、解放前,父亲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D、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期望,而是说这期望是很渺茫的。
  4 A、十月十一日,抱着向航空系学****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出版了。
  B、会员家眷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眷徽章,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C、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微弱程度。
  D、最近又发动了全方面的质量大检验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和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5 A、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B、老张逝世离现在已经十年了。
  C、中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D、先生侃侃而谈,她的音容笑貌即使没什么改变,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6 A、只有亲密接触社会,联络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含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B、“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法,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通常这么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D、驾车经过此地时,她发觉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7
  7/A、医师法明确要求,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域注册医师必需要加入当地的医师协会。
  B、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互联网,是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C、牌匾格调低俗怪诞,当然不雅;崇洋媚外,带有殖民文化色彩,也为国人所不耻。 D、中国今年国债发行规模一千九百五十二多亿元。
  8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B、为落实实施老师法,万寿县于三八节前夕已报销了全部拖欠老师的医疗费。
  C、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她们怎样引进优秀技术,主动改善本厂设备,发动职员努力学****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D、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需严厉打击。
  9 A、中国人民自从接收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B、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新体制。
  C、今年9月份,“西湖达利”有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推到了针织分企业和制衣分企业常务副总的主要位置上,这意味着“西湖达利”开始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上落实它的快半拍意识。
  D、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终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
  10 A、张口“人权”闭口“人权”的那些议员老爷们,请问美国的白人警察对黑人实施的“人权”到底是什么货色?
  B、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遍布全国。拥有25万会员,依据会员每十二个月的经济收入况,缴纳一定的会费。
  C、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最根本的仍是需求不足。从这么的宏观经济现实状况出发,仍需要继续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包含推进西部开发。
  D、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础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答案
  1、 A(B“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C“列宁过去所用过的”移到“各式各样”前面。D“引发了”移到“广泛的”前面。)
  2、 D(A“无不使人”和前句的主语不一致。B“节奏”“让人看得”主谓不搭配。C“文字”放在“即使”后面。)
  3、 B(A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棉花的生产”。C“养活”“生活”动宾不搭配。 D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