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21年太极拳源流考真源太极拳.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太极拳源流考真源太极拳.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3/2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太极拳源流考真源太极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极拳源流考真源太极拳
众所周知,武当内家拳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为其主流,全部和道家道教之阴阳太极五行八卦九宫之学密不可分。尤其是内家太极拳,利用中国古代道家哲理阴阳学五行八卦演变之法,结合人体内外运行规律,形成刚柔相济、动静相间,强身健体、自卫防身的武学拳种。其派系之繁多,计有原始太极拳、三丰太极、邋遢太极、道门太极、赵堡太极和陈、杨、吴、李、孙、武等各式太极,真可谓百花齐放,缤彩纷呈。其传承渊源,一向有众多说法。现据其主流,依据相关史料,略加考证。
  其一,陈家沟派认为,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武术家陈王庭所创,谓陈氏太极拳。陈氏创拳本属无稽之谈,关键出自唐豪、顾留馨臆造,其依据为陈森在陈氏家谱中于其九世祖陈王庭名旁注的“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及陈春元、陈雪元、陈淑贞、陈金鳌、陈绍栋所定陈氏家乘内言:“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及村人言:“陈村人较保守,只肯学****祖传十三式――太极拳”,便将世之公认修****太极拳的陈长兴和“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和“闲来时造拳”给予互证,从而推出陈王庭创拳论。
  但据各先贤考证,蒋发先师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而陈王庭墓碑立于康熙五十八年(17)十月初三。因温县民俗,男方死后三年方可立碑,故陈王庭极有可能殁于康熙五十五年(17)。按陈氏太极拳志的说法,陈王庭活了80岁,由康熙五十五年上推八十年,可知陈王庭生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据陈氏太极拳志记载,蒋发活了67岁。蒋发生于1574年,陈王庭生于1636年,世上哪有67岁白发老翁和5岁孩童为友,而且还向其学****所创太极拳?
  据赵堡太极拳传承源流记载,由王宗岳传赵堡蒋发――邢喜怀――张楚臣――陈敬柏。康熙年间,陈为广其术,收徒至八百余,亦将太极拳传给陈家沟陈继夏等六人。太极拳的传承,从陈家沟第十二代陈继夏,一直到十四代陈长兴而无断代发生(继夏传秉旺、秉旺传长兴)。似此,陈长兴相承的是张三丰真人所传太极拳,前后贯串,足以证实陈王庭和太极拳无关。
  其二,由武当道家提出太极拳是武当丹士张三丰真人所创,谓三丰太极拳或邋遢太极拳等。
  执张三丰真人创拳论的关键依据是,明张三丰真人著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一书所载太极拳论、太极拳歌、太极敛神聚气论。其中,太极炼丹秘诀・大丹诗言:“身内功夫我自知,天地玄妙有谁窥,初导龙虎来争战,又见龟蛇喜唱随”。似为三丰祖师创太极拳之明证。
  但据鄙人所知,武当太极拳并非张三丰真人所创。早在两晋南北朝时就有太极拳传承统计:
  据程氏太极拳载称,韩拱月(502―577)授太极拳于程灵洗,五百年后传至程秘(1127―1161)。程秘改称“小九天”。有十五式:七星八步、开天门、什锦背、提手、卧虎跳涧、单鞭、射雁、穿梭、白鹤升空、大裆锤、小裆锤、叶里花、猴顶雪、揽雀尾、八方掌。
  从太极拳释义(上海书店出版)宋远桥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所述:“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自唐代于欢子许宣平至余十四代,有断有续者。许先师系江南徽州府歙县人,隐城阳山,即本府城南紫阳山,结茅南阳辟谷,身长七尺六寸,髯长至脐,发长至足,行及奔鸟,每负薪入市贩卖,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访之不遇,题诗仙桥而归,所传太极拳之名三世七,因三十七式而名,又名长拳者,滔滔不绝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名目以下:
  推碾、凤凰展翅、簸箕式、十字手、双鞭、手挥琵琶、高探马、肘下捶、海底珍珠、上提手、下势金鸡独立、云手、反云手、倒撵猴、揽雀尾、单鞭、提膝拗步、斜飞式、玉女穿梭、指裆锤、如封似闭、野马分鬃、进搬拦锤、弯弓射虎、上步栽锤、抱虎归山、扇通背、翻身白蛇吐信、分脚式转身蹬脚、挂树踢脚、单摆莲、双摆莲、十字摆莲、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扫�腿,白鹤亮翅。
  许宣平心法歌诀有六
  一、诀有八字:?捋挤按,四正也。采�肘靠,四隅也。
  二、八字歌:?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粘连沾随俱无疑。采�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功夫。果得粘连沾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三、三十七式心会论:腰脊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心为第三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手指为第二宾辅,手掌为第三宾辅。
  四、三十七式周身大用论:
  一要性定和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身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要停。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
  五、十六大关要论: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气沉丹田,行之于腿,蹬之于足,运之于掌,绕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纵之于膝,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六、功用歌: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相济无滞病。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
  由此可见,至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