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论郭沫若抒情短诗艺术特色诗.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郭沫若抒情短诗艺术特色诗.doc

上传人:sdnmy78 2021/3/30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郭沫若抒情短诗艺术特色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论文
《品味郭沫若的抒情短诗》
宽甸函授站(汉语言文学)
2009级班
论郭沫若抒情短诗的艺术特色
摘要:在郭沫若的卷帙浩繁的诗歌创作中,有许多亮点值得品味。本文从分析品评作品入手,分别从别具一格的冲淡美;浪漫含蓄的真情美;寓意深刻的哲理美这三方面阐述他的抒情诗在艺术魅力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郭沫若 抒情短诗 美
我国几千年的诗坛,好似广漠而灿烂的星空。星空中有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便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人郭沫若。在他的创作中,一首首抒情短诗犹如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开放在读者的心中,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反抗黑暗,追求光明,读着那些闪光的篇章,好像捏着一团熊熊的烈火,给我们增添了热力和勇气,给我们增添了奋勇前进的力量。 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热情奔放,浪漫主义***汹涌澎湃,读着这些动人心弦的诗章,犹如漫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之滨,遥望那汪洋万顷的碧绿碧绿的波涛,使我们心胸开阔,怡然自乐。 他的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形式多样灵活,真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读着这些耀眼的诗篇,就像在春光明媚的时节,走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下面,就让我们在群芳之中撷取几朵,来分析、欣赏、评论、探索。
一、别具一格的“冲淡”美
郭沫若诗歌中的冲淡诗别具一格,他在将恬静悠远的情思表达得自然而有情趣的基础上,能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渗透在这些诗的意境中,甚至强烈到人与自然融合为一,呈现出清新开阔而又宁静幽深的诗境。郭沫若前期的诗,正如他自己所说,随着情思的变化,“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
∙∙∙∙∙∙ 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 。”如:
《夜步十里》
海已安眠了。
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
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
哦,太空!怎样那样的高超,自由,雄浑,清寥!
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    十里中无数的古松,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
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这首诗中出现了诗人常写的大海、太空等巨大的形象,但他笔下的大海已不是“波涛汹涌”,太空也不是“白云怒卷”,而是“安眠”的海,宁静的太空,再加上用拟人手法所写的“明星”、“古松”,由于作者所寄寓、抒发的情思变化了,便托出了一种与雄浑豪放、刚健粗犷不同的诗的意境。诗中美丽的夜景于冲淡恬谧中展示了开阔幽深的境界,表露出诗人宏大的胸襟和超拔的意向。这里,应该看到的是,郭沫若的“冲淡”诗,由于交融着新的时代特征和诗人的创作个性而具有着与我国古典诗歌不同的特色。在将恬静悠远的情思表达得自然而有情趣这一点上,同古典诗歌的“冲淡”风格一脉相承,但它们在冲淡中没有隐逸遁世的情味,宁静中避弃了不忮不求的淡漠态度,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渗透在这些诗的意境中,甚至强烈到人与自然融合为一,呈现出清新、开阔而又宁静、幽深的诗境,因而显示出一种新的“冲淡”诗的风格特色来。到了诗集《星空》,随着诗人经历、志趣、情怀的变化,这一类“冲淡”风格的诗逐渐多起来。《天上的街市》等都属于这一类。但格调高亢、气势雄健的诗仍时时可见,并且影响着他的“冲淡”诗。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中高远幽深的诗境和新的冲淡风格特色是这样形成的:首先是诗人将许多个别形象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总的完美形象。诗中采取由远及近的写法。“远望”中,是闪着“白茫茫一片幽光”的大海,头上是显得“高超、自由、雄浑、清寥”的太空。这种景色的出现又是与“无数的明星”“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密切相关,接着以明星眺望夜景作为过渡写到诗人近旁“十里中无数的古松”。这“十里”、“沉默”不语,不仅与安眠大海、静穆的太空、闪烁的群星在情调或气氛上相一致,又由近及远,把近景和远景连成一片。而在景中,又都糅合溶解着主观的情。这样,星光下静夜中这大海、太空、繁星和松林四种巨大的自然形象交相辉映、互为补充,便造成了开阔高远、宁静幽深的艺术环境和氛围。如果说,在《夜步十里》中,诗人的全部情绪由于倾注到海边夜景的宁静、幽深的艺术环境中而呈现出类似“冲淡”的风格特征,那么,《天上的街市》一诗有所不同,它的清新、明丽、淡远的风格特色则是借助幻想的形式通过诗人的理想境界来体现的。前者人和自然的融合以直接描写和抒发的方式表达出来,《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中,更将星空在幻想的境界中表现得美丽、和谐,用以寄托自己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愤慨和对美好理想的渴慕、追求。这首诗除了在思想精神上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以外,还在意象的推移和情思的延伸上显得平易、自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