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探讨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湿 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 临床给予常规普通护理,实验组30例患者临床给予系统性湿疹护理,对 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13例、实验组2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 义(P〈0. 05)。
结论:对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给予系统的湿疹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 效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湿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 -8801 (2013) 11-0338-02
慢性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临床主要以病情反复、皮肤浸润肥厚 和瘙痒等为主要特征。老年患者因自身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情持续时间较 长,且经久不愈,因此,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困难。2011年5月至2013年 5月,我院收治了 60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临床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取
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 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 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9. 4岁;病程2〜 9年,;实验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 61〜84岁,平均年龄67. 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 5年。两组患 者临床均表现为皮损肥厚、瘙痒明显、苔薜样变等。湿疹好发部位均为肛 周、小腿、手、足以及乳房。
患者入院标准:年龄不小于60岁;近1个月内未使用固醇类激素、 抗真菌药物以及抗生素等;患者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排除 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排除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两组患者均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一天一次, 0. 5mg/次;开瑞坦,一天一次,10mg/次[1]。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微波 治疗及外用药物卤米松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普通 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和 生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患者临床疗效根据患者临床皮肤浸润、瘙痒及红斑程 度进行评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治疗好转指数二(治疗前 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疗效果则分为显效、有效、无 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好转指数不低于70%;有效:治疗好转指数不低
于50%;无效:治疗好转指数低于50%[2]。总有效率二显效率+有效率。
1. 4统计学方法。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 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土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 对比采用X2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明显低于实 %,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o见表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