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第七节 新城疫病毒.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节 新城疫病毒.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节 新城疫病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四章常见的动物病毒
第七节新城疫病毒
能使鸡和火鸡发生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此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死亡率在90%以上,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一、生物学特性
新城疫病毒(NDV)是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病毒呈球形,直径140~170nm,能凝集鸡、鸭、鸽、火鸡、人、豚鼠、小鼠等的红细胞,这种血凝性能被特异的抗血清所抑制,多用鸡胚或鸡胚细胞培养来分离病毒。病毒易为日光及各种消毒剂灭活。
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的毒力有较大差异,根据毒力的差异可将NDV分成三个类型,强毒型、中毒型和弱毒型。区分的依据为如下致病指数,即病毒对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的致病指数(ICPI)、42日龄鸡静脉接种的致病指数(IVPI)、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一般认为,MDT在68h以上、ICPI≤;MDT在44~70h之间、ICPI=~;MDT在40~70h之间、ICPI>。IVPI作为参考,。
二、致病性
新城疫病毒对鸡有很强的致病力,使之发生新城疫,而对水禽、野禽的致病力较差。强毒株可引起火鸡感染但症状轻。哺乳动物中牛及猫也有感染死亡的病例。绵羊、猪、猴、小鼠及地鼠可用人工方法感染。人也可感染,引起结膜炎、流感样症状及耳下腺炎等。病毒主要通过饲料、饮水传播,也可由呼吸道或皮肤外伤而使鸡感染。
三、微生物学诊断
必须作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诊断,并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应采取病鸡脑、肺、脾、肝和血液等作为备检病料。
取上述病料制成的匀浆液,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9~11日龄鸡胚分离病毒,若病毒能凝集鸡、人及小鼠的红细胞,再作血凝抑制试验进行鉴别。分离株有必要进一步测定其毒力。检测鸡群的血凝抑制抗体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在慢性新城疫流行区,可用血凝抑制试验作为监测手段。近些年,一些单位研究的ELISA快速诊断方法及分子生物学的PCR技术,在ND的诊断及进出口检疫中也被广泛应用。
四、防制
新城疫是OIE规定的A类疫病,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立法。防制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卫生、消毒、检疫和免疫等。由于N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