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茶道和茶艺的区分 茶道和茶艺的区分.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茶道和茶艺的区分 茶道和茶艺的区分.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3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茶道和茶艺的区分 茶道和茶艺的区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茶道和茶艺的区分_茶道和茶艺的区分

  茶道、茶艺既是茶文化形态也是茶文化关键,把茶道、茶艺形成某种程式,作为****茶之人的操作规程,含有便于进修和传输的功效,下面是xx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和茶艺的区分,一起来看看。
  茶道和茶艺的区分
  1 茶道
  何谓茶道?指吃茶品茗的事理、措施及其应该遵守的规矩。古代以茶接待来宾所形成的一套礼节或仪式,茶道是茶叶文化成长到肯定阶段才产生的次生文化现象。
  1 .1 茶道词源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皎然有一首杂言古体诗吃茶品茗歌·诮崔石使君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喷鼻,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寰宇。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懊末路。此物高傲世莫知,世人喝酒多自欺。秋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斯。”另有封氏闻见记云“因鸿渐之论润饰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吃茶品茗。”
  封演是唐天宝至贞元年间的学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茶道名词。
  在唐以前,如晚唐诗***日休所说,称茗饮者“和夫瀹蔬而啜者无异”,品茗就和煮菜喝汤一样,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茶道。至唐代中期,自陆羽茶经面世以后,如封演闻见记所记,鸿渐为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器,“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僧侣经由过程种茶、制茶而精于茶术,士大夫们则发明性的发挥,把茶的常识艺术化、理论化。当初的茶道思惟集儒、佛诸家精力,主意以茶修德。吃茶品茗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茶经开篇),贯穿了调和、中庸、恬澹的思惟内容,强调吃茶品茗自修内省。这就是唐代的茶道。以后茶道被传承、传输到国外,东渡日本后,在日本和日本文化结合后形成日本茶道。
  1 .2 茶道的概念
  很多学者研究茶道文化,潮州师范学院汗青系陈喷鼻白传授认为,茶道乃以“品”为主的吃茶品茗艺术之结晶,它显示高雅、表示礼节、象征友谊、反应本质、表示自我,茶道之形成于盛唐。台湾陆羽茶艺中间蔡荣章师长老师认为,茶道指品茗的措施、功效及其意境。茶文化教授丁文师长老师在中国茶道中概括:茶道恰是茶文化的结晶。中国茶道深深根植于华夏文化,有着浓烈的平易近族特点,不但看重吃茶品茗艺能,还看重吃茶品茗时的天然情况、人际关系和茶人心态;它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惟,以平易近族传统美德为寻求目标。
  2 茶艺
  2 .1 茶艺词源
  据报道,台湾“中公平易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传授为首的一批平易近俗界人士,为推进茶文化的成长,并注入人文精力为主旨,经由重复思虑评论辩论,为避免模拟日本茶道之嫌,为此创立了“茶艺”这个新名词,同年台湾成立了茶艺协会(1976-1977年),当初在台湾出现了“文化寻根”现象。
  台湾于1976 年出现了管寿龄的第一所茶艺馆。今后,中国工夫茶馆等陆续出现,至90 年台湾已经有1000多家。中国茶馆汗青悠长,但以茶艺馆定名的品茶场所,福建博物馆茶艺馆是当初大陆第一家。今朝仅福州市的茶艺馆、茶艺居就稀有百家。
  2 .2 茶艺的概念
  茶艺是一个情势和精力互雷同一的品茗文化,包含批评、鉴赏艺术的操作手段和品茗的美好情况等全部品茶过程的美学意境。它往往侧重于生活艺术上的享用,除讲究茶叶冲泡措施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