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预防骨质疏松症.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防骨质疏松症.doc

上传人:mkjafow 2021/3/3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防骨质疏松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惊!中国人竟然都缺钙
来源:39健康网 发布时间:2009-10-22
因为缺钙而引起各类骨病屡见不鲜,比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等等。在此,我们一起探讨骨病以及如何补钙的问题。
经常有朋友这么问:“我母亲的腿又抽筋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抽筋有90%可能是因为缺钙,尤其是对于闭经的女性;有的家长常诉说她的宝宝多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或者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不如以往活泼了,这也可能与缺钙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在我们中国,老少中青的都会有可能缺钙,有人曾经对正常大学生饮食进行详细的统计调查,普通的食堂饮食最多每天在250-350mg钙。对于一个正常钙摄入量800mg相差甚远,所以不仅仅小儿、中青年、还有老人都应该留意:今天你的钙摄入够了吗?
众所周知,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是骨骼与牙齿结构的重要成分。钙离子参与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如神经兴奋性,肌肉收缩,心脏活动等等。钙代谢异常时将影响骨结构,尤以处于生长期的儿童,其骨骼受损更为明显,同时还会影响许多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胎儿从母体得到的钙,有99%用来制造骨骼,仅剩下1%以离子钙的形式游离在血液中,叫做“血清钙”。但资料表明:降生以后,每个人都步入不同程度的缺钙境地。任何年龄的人都缺钙,儿童和老年人更为严重。科学家发现,自20岁开始,骨骼的总重量以每年1%的速度在递减,50岁以后,骨总重量已减轻30%──这是一个科学而又惊人的结论:由于“钙饥饿”,导致了体内的所谓“钙搬家”。就是说,骨头的钙不断脱逸到血液中去维持血清钙的正常水平。骨钙同血清钙之间的比例,必须长期保持着平衡,否则,就会产生“钙搬家”这样的反常钙代谢失衡。一个人在数天或一二个月内的钙饥饿暂不影响血清钙,但若照此下去,就会发生缺钙疾病了:儿童表现为毛发稀疏、厌食、烦躁夜惊、佝偻病等;青少年的骨骼发育不良,视力障碍等;孕妇的腰腿酸痛,并影响胎儿发育,甚至畸胎等;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骨质退行性增生、结石症、高血压、糖尿病、痴呆症等等。
所有的儿童、中青少年、老年由于缺钙所引起的疾病,我们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们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缺钙呢?
第一: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很多人不知哪些食物钙量高,每天只是按照正常的饮食,最后才发觉,原来正常的饮食摄入的钙不多。
第二:维生素D(以下简称VD)不足:VD不足会引起肠道钙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减少所导致的钙元素缺乏。这种情况在婴幼儿期更为突出,与大家常听到的“佝偻病”(即VD缺乏性佝偻病)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皮肤通过接受紫外线照射,可以生成内源性VD。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日照不足,孩子户外活动少(少于每天2小时)而更易患VD缺乏性佝偻病。由此而导致全身性钙、磷代谢异常,使钙盐不能正常沉积在骨骼中,如不及早防治,将会造成骨骼畸形。
第三:有些人钙摄入足量,VD也不缺乏,为什么身体还会缺钙呢。原来,食物中含的钙,多属于溶解的钙盐,不容易被吸收。更因为与谷类、菜肴同进餐时,谷物含有的植酸或肉类含有的脂酸,都会把钙变成不溶性的钙盐而无法被吸收。按现代营养标准的计算是:我国***需钙(指“离子钙”)的生物剂量,每天不得少于800毫克,小儿不得少于1000毫克。可惜长期以来, 医药界把钙盐错误地当成纯钙(即离子钙)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