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公共艺术设计现状探究开题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8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艺术设计现状探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tswng35 2021/4/2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艺术设计现状探究开题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论文题目: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探究
填表日期: 2011 年 12 月 6 日
注:本表可复印,可另加附页,正文宋体小4号
一、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意义:
据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推测: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淀厚重的城市转移。也就是说,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文化”。许多城市提出的要尽快设计出的“城市形象标志物’,实际上就是“城市公共艺术”。文化的体现与艺术密不可分,因此“公共艺术”将“公共”、“大众”、“艺术”结合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最生动、最直观、最鲜活的载体。它可以连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也可以满足城市人群的行为需求;它能够创造新的城市文化,也能够展示城市的魅力。
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工作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第二,通过对国外及其他领域的相关成就的研究,对市公共艺术及文化的发展进行总结和规划,为将市打造为公共艺术圣地提供研究基础。
 
二、 国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曾出现过大量罗马式,歌德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直到19世纪欧洲的大型建筑上都带有装饰性的雕刻。但是在1990年以后,人们开始对只有装饰性雕刻的建筑,表示极大的不满,从而提倡一种在新建筑中,坚决拒绝以往的装饰雕刻的意识。这一意识在20世纪初期,占据着欧洲建筑领域的主流。从罗丹到毕加索,那些近代的雕塑先驱们,在他们初期的创作活动中,已经有了与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家一起工作的机会,因此大力提倡雕塑与建筑想结合,而这种论调,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被人们真正注意到。
20世纪80~90年代,公共艺术的热潮也涌进了亚洲的日本。一时间“创造拥有雕塑的新型城市”,建造“城市中的美术馆”“与雕塑一起散步”等等各种提案纷纷出台,引进公共艺术的大型计划,也从全国各地的社会团体中爆发出来。他们主:通过在城市中放置雕塑,使市民对艺术雕塑有一个广泛和普遍的认识,从日常生活的接触和鉴赏中,丰富和提高整体市民的文化素养。从有关统计数字来看,以上述主为出发点或为目的而提出类似计划的社会团体,占80%以上。与此同时,还有了以建设省为首,各级政府促进,创造文化景观的支援政策。由此,大小城市一起上阵,不仅有收藏大型世界名作的雕塑公园,还有偏远的小镇车站前的中型公共艺术。结果,一些社会团体的具体责任者,在还没有完全理解本地有没有必要引进公共艺术的同时,就盲目的开展了工作。在挑选评定作品时,由于常常邀请全国美术界的权威人物组成评选委员会评选,审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全国各地同类风格的,甚至是同一个雕塑家的作品到处存在的倾向。有人尖刻的指出:“是创造拥有雕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