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民法毕业论文义利之争与民法基本原则.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法毕业论文义利之争与民法基本原则.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4/3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法毕业论文义利之争与民法基本原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大学
毕业论文
义利之争与民法基本原则
姓 名:
2014年6月25日
义利之争与民法基本原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在矛盾
随着民法学研究的深入,对民法基本原则的探讨和总结也日臻成熟和完 善。从国内一些影响较大的民法学教材和专著来看,我国民法大致有这么几个基 本原则:民事权利神圣原则、身份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 序良俗原则、公平与等价有偿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1从对民事权利的保 护与限制来看,民事权利神圣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侧重于对民事权利及其行使的 保护,其余原则侧重于对民事权利行使的限制。对民事权利及其行使的既保护又 限制揭示了贯穿于民法调整全过程的一对深刻矛盾,即私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 益(国家利益不同于社会利益,但它往往又是以社会利益的面目出现)的矛盾。
法律可分为不同的部门。大陆法系一个基本的分类是将法律分为公法和私 法,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罗马法。《法学总论一法学阶梯》中说:“法律学****分为 两部分,即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2 这种分类不仅界分了公、私法法律关系主体,而且界分了各自所保护的利益的性 质以及对不同利益的保护手段。公法侧重保护的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其法律 保护手段是国家公权力,而私法侧重保护的是私人利益,其法律保护手段是公民 私权利。因而,这种分类凸显了法律调整中国家、社会与个人,国家利益、社会 利益与个人利益,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对立统一。
什么是民法?法律上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不过,我国《民法通则》从民 法调整社会关系范围的角度作了一个粗略的规定,即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 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也就是调整私人之间的 关系。这就意味着《民法通则》是私法,侧重于保护公民和法人的“私利”。为此, 《通则》赋予了民事主体广泛的民事权利。这样,不少学者便将民事权利神圣作 为我国民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张俊浩教授认为,民事权利受到法律充分保障,任 何人或者任何权力均不得侵犯,并且,非依公正的法律程序,不得限制或者剥夺。 o3彭万林教授更是认为,民法的重要内容就是规定和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
权利。民法的一切制度都是以权利为轴心建立起来的,它规定了权利的主体、行 使的方式、民事权利的种类、权利保护的方式、权利保护的时间限制等内容,这 完全是一个以权利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体系。民法就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法。。4民 事权利神圣意味着私人利益应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合法的私人利益神圣不可 侵犯。但仅止于此还不足以指导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的创设,因而 有了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的私人利益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会根据自己的利益 指向或要求,选择他认为最有效的行为方式和形式设立、变更、终止具体的民事 法律关系,来实现或保护其利益。意思自治,从公、私法划分的层面理解,是指 私法主体有权自主实施私法行为,他人不得非法干预;私法主体仅对基于自由表 达的真实意思而实施的私法行为负责;在不违反强行法的前提下,私法主体自愿 达成的协议优先于私法之适用,即私人协议可变通私法。。5因此,意思自治原 则有力地保障了私人活动的意志自由和私人权益,使其不受国家权力所支持的国 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非法干预和入侵。
民事权利神圣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有力地支持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