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生态经济主导: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比较优势选择.pdf

格式:pdf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经济主导: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比较优势选择.pdf

上传人:799474576 2016/5/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经济主导: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比较优势选择.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态经济主导: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比较优势选择程宇航“促进中部崛起”,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六省有许多共同的问题需要相同的战略予以应对。但各省的具体省情仍有很大的差异。从发展经济学角度, 区域经济的发展大都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制定扬长避短的发展战略。比较优势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产品如果自己生产占绝对劣势。贸易的双方具有比较优势。他的理论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斯密强调分工及经济组织在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又被称之为内生比较利益说。李嘉图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具有较他国的绝对优势或劣势,也会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更多的利益。他的理论被称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当其理论关注资源禀赋的配置情况时,又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以后的比较优势学说的发展主要是沿着斯密和李嘉图这两条相互联系又具有差异的思路进行。其中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进一步发展,总结成禀赋比较优势说,或简称为HO定理。这一流派长期属于主流地位。据此,我们对江西的禀赋比较优势及其战略选择做一扼要分析。一、江西经济在中部地区的基本态势中部六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不沿边、不靠海,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和其他许多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 经济发展水平属于欠发达的中间层次。江西在中部六省中,到20世纪末已处于经济发展的锅底。2000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51元,居最后一位; 匝殂囡圆盔圜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69元,居第5位,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为78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423元/人,均居最后一位;%,在中部六省中最高。上述数据清晰地说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江西落后了,江西已呈现工业小省、财政穷省、经济弱省的特征。经过2001年的江西人民的思想解放学****运动,开始大刀阔斧清除许多“左”的和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并从“跨越式发展”的空泛战略口号中回归理性思考“比较优势”。2001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个重要战略决策: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把江西建设成为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基地、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经过几年努力,江西经济开始上升。2004年,。%,按美元折算接近1000美元。同中部平均水平比较,%,% 个百分点;%,%。与中部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呈逐年缩小之势。2004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 ,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排24位,比上年前进一位。%%,。全省人均财政总收入2004年比2000年翻了一番;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中部平均的 %,同2002年相比,,在中部居第三位。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3元,%,增幅是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