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心得
篇一:
本导学案一共有这些步骤: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质疑问难、达标反馈、学习小结(栏目要相对固定,栏目要根据内容设置,不能繁琐,还要注意字体和字号。)
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文本教学要求、课标要求、学生实际,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学习目标中尽量不用“know、understand、grasp”等模糊语言,多使用“can remember”、“can speak out”、“can apply it”、“solve”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根据学生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或本课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或以往已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课学习打下了铺垫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
没有学法指导的导学案是不合格的导学案。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方法可以明确告知,也可以渗透其中)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渗透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趣味性、挑战性。同时编写的学习内容务必容量适中,切忌过于繁琐,冲淡学生看书、思考。内容必须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
该栏目完全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填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上课之前,教师要收看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的疑难,肯定学生指疑问难的思维品质,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1)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
(4)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
一是在导学案的提示下,由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的线索及体系。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二是引导学生对学科思想、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自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设计生本化,设计问题层次化,关键问题有挑战。问题设计: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小组讨论后找到答案,同时层层深入,在学习重点难点处设置阶梯。
具体注意点: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宜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篇二:农村高中英语导学案的有效设计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由于农村条件的局限,学生的知识面、获得知识的途径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很长时间以来,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成绩远没有城市的突出,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及课堂教学的互动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根基于以下三个环节: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授受;课后的反馈。但农村的很多高中生很少能够甚至忽略了第一环节,不进行预习或是预习方法不当,直接导致了课堂学习的无目标性和被动性;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后书本一抛了事,“学而时习之”做不到,“温故而知新”就更做不到了。这些不科学的学习方式迫切需要改变。
倘若我们能由学科的中心备课组成员能按课时将课前的预习(预学案)、课堂的授受(导学案)和课后的复习(反馈练习)三个环节按课时整合在一起,由任课教师再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进行个别优化性二次备课,将会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因材施教,做到了高效低负。既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取得时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本课题组以积极探寻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一单元中各板块的导学案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