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敕勒歌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敕勒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1/4/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敕勒歌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敕勒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说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 
  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盘(或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部件分析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  2写字教学。 
  庐:半包围结构,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把握好字的重心。“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里面“户”字的“”写得开阔些,末笔要写成竖撇。 
  盖:上下结构,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笼罩、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生通读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 
  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四)朗读、背诵指导
 
  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