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1年论杨万里咏梅诗的新变.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论杨万里咏梅诗的新变.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4/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论杨万里咏梅诗的新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杨万里咏梅诗的新变
梅花以其横斜疏瘦、闲静素雅的幽姿逸韵,傲雪凌霜、超尘绝俗的品格,一向深受诗大家的喜爱和推崇,吟咏梅花的诗作也自六朝起就佳作不停,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相沿不绝的传统。到了宋代,受时代生活和审美风尚的影响,较有影响的诗人几乎无一人不咏梅,咏梅诗在数量及艺术上达成了鼎盛的阶段。现在有关宋人咏梅的文学研究结果也层出不穷,林逋、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作家的咏梅作品,分析赏评者不绝,但大家好像忽略了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的咏梅诗。杨万里酷爱梅花,在其4200余首诗作中,咏梅之作就有140首之多。把杨万里的咏梅诗置于咏梅诗的历史发展中来考察,在咏梅模式、梅花拟象、梅花形象等方面全部对传统有所突破,弹奏出咏梅诗的新变奏。
  一、咏梅模式:从“不一样桃李混芳尘”到“两花相娇不相下”
  作为中国咏物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体裁,始自六朝的咏梅诗逐步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咏梅模式:大家或从霜雪写梅之芳洁冷峻,或从水月描梅之横枝疏斜,状梅之清癯骨格,或以松、菊等富有象征意义的花木烘托梅凌寒傲雪之精神,或以桃李等百花反衬梅花之孤标神韵……其中,杨万里对贬抑桃李褒扬梅花的咏梅模式有所突破和创新。
  咏梅诗人常把梅花和春季开放的百花对立起来,进行比较,贬抑百花,褒扬梅花。如“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陆希声梅花坞;“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陆游古梅……在这些诗句中,百花作为梅花的小小陪衬,反衬着梅花的一枝独秀,高高在上。入宋以后,盛开于春风中的桃李以其妖娆热闹成为反衬梅花高洁孤傲的关键意象:“疏影横斜语最奇,桃李凡姿无此格”王庭�和王宰早梅;“桃李有愧色,枯枝试并栏”王�梅花;“素***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郑谷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一样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杨万里也喜爱梅花,她赞美梅花的芳香、傲骨,但她却极少从“不和桃李混芳尘”的咏梅模式来抒发爱梅之情,而是从梅花和百花皆美的角度来抒写爱梅之情。如瓶中梅杏二花:
  梅花耿耿冰玉姿,杏花淡淡注燕脂。
  两花相娇不相下,各向春风同索价。
  折来双插一铜瓶,旋汲井花浇使醒。
  红红白白看不足,更遣山童烧蜡烛。
  梅花有耿耿的冰玉之姿,杏花有淡淡的燕脂之色,它们红红白白,颜色虽有不一样,但各有其美,因此诗人认为“两花相娇不相下”,爱梅花亦爱杏花,痴爱之极,以至于到了晚上,还关键点上蜡烛继续观看。喜爱梅花,并不贬抑杏花,还把二者放在一起描写,真是十分新奇。
  不但如此,杨万里还开创了一个新的写作模式,那就是在诗歌中品评、比较不一样品种的梅花,展示她们各自不一样的感人风采,力图表现出它们独特之神韵,这能够说是杨万里对咏梅模式的创新。试看腊梅其二:
  江梅珍重雪衣裳,薄相红梅学杏装。
  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艳艳发金光。
  江梅、红梅和腊梅,全部是咏梅诗中常见的。前人常单咏红梅、白梅或腊梅,或赞江梅之“雪树元同色”杜甫江梅,或赞红梅兼具霜雪之傲姿和杏花般的妖娆之色,或赞美腊梅“学得汉宫妆,偷传半鹅黄”吕本中腊梅,杨万里综合前人之意,把这三者放在同一幅画面上,在江梅、红梅和腊梅组成的五彩斑斓的画面中突出金光闪闪的腊梅。再如烛下瓶中江腊二梅:
  江梅腊梅同日折,白昼看来两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