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21年设计怎么学“我不是学设计的”.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设计怎么学“我不是学设计的”.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4/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设计怎么学“我不是学设计的”.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计怎么学“我不是学设计的”

     香港设计圈子有多个人必需要认得,陈幼坚是其中很主要的一个。2021年年底,陈幼坚请我去她在香港湾仔的写字楼看展览,陈幼坚的工作室在香港会展中心旁边,面对维多利亚港,海湾对面就是九龙的尖沙咀,她的座椅背北朝南,她坐在那里开玩笑说:这椅子背后就是天安门。其实只要朝南摆,全部能够说背靠天安门,难得的是她有这么的童心。
  陈幼坚是香港设计界很***的一位奇才。我仿佛是在一次香港设计师协会的活动上碰到她的,以后时常有机会见面,大家慢慢****惯单刀直入,不讲客气地聊设计,她是个很清癯的人,总是戴着一副圆黑框眼镜,仿佛勒·科布西艾一样,很瘦小的身材,山羊胡,喜爱穿黑色外衣,对自己的喜好很***,对事物的见解很锐利,一个睿智的设计师,也是个性情中人,道骨仙风,出世得很。
  陈幼坚大约自己不记得了,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是学设计的”。我最喜爱他人说这么的话,首先是坦诚,第二是没有拿科班背景压你。仿佛靳埭强先生一样,一见到我,就说“我原来是学裁缝的”,完全突破了行业划地为牢的心防,很轻易让人亲近。不过设计界好多人,开口就是“我是清华的”,“我是中央美院的”,“我是中工的”,其实又怎样呢?记得陈丹青在某篇回想中央美术学院的文章中说,她们在王府井校尉营的那个旧校区的门房老头,接电话一开口就是:“喂,这里是‘中央’,找谁啊?”把“美院”全部省了,我看好多学设计的人,也恨不得这么讲,你说“中国美院”多牛啊!全中国的美院全部归它了。膨胀啊!我认识的这些香港大师们,是怎样就怎样,直来直去,并没有拉虎皮做大旗。
  陈幼坚也是个对中国传统图形很重视的人,她设计的好多标志、平面产品,全部很精巧地使用了传统图形,我最喜爱的是她用“四喜娃”做的设计,两头两体,连环相接,能够看成是四个娃娃,四方童子并至,子子孙孙繁衍,北京琉璃厂的明代铜铸四喜娃,陕西民间剪纸的四喜娃,陈幼坚把它延续发展出来,变成产品系列,就很有趣了。我去日本,多个相熟的设计师全部买了她设计的产品拿出来给我看,全部说很喜爱。我看中国平面设计师能够打入平面设计实力最强的日本,非陈幼坚莫属了,在日本的设计界,她的名声就如成龙在日本的演艺界地位那么响当当。
  在我看来,陈幼坚的作品,一个是真正传统味道,第二是巧用传统感觉,而不是生搬硬套,这个“巧”字说说轻易,做到可不轻易啊!我们多少人生搬硬套地拿传统来做噱头,只好其形,不得其意,更没有其势。
  香港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快,大家什么全部是“现在就要”,所以设计上很轻易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在这等超级纷繁芜杂之中,陈幼坚却能够慢条斯理,以自己独到的设计风格将东情西韵融会贯通。在牢牢把握市场脉搏的前提下,使东方文化重新焕发光彩,得到国际公认。我有时候想:我们我国成千的设计家呼吁要设计民族化,就听见她们叫,没有看见国际上有什么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