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1年青绿山水的形式语言探源-形式语言.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青绿山水的形式语言探源-形式语言.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4/5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青绿山水的形式语言探源-形式语言.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青绿山水的形式语言探源:形式语言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语用来形容宋代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实不为过!此画真乃千古绝品,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之倾倒!   千里江山图以平远法构图,取横势,展平远之景,正如其名,千里江山,自右而左,峰峦耸立,宏大雄伟,连绵不停,莽莽苍苍,浩浩无垠,气象万千,而其画幅仅高厘米,宽厘米,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
  整个画面统一在大青绿的基调中,气氛调和,色彩浓艳,分量沉重,光彩夺目。从千里江山图画中能够看出其青绿山水已成熟、完善,其墨彩结合,青绿技法已臻完美,其青绿山水形式特点可概括以下:
  1、青绿色彩模式,多层设色,染多于平涂。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继承了唐代青绿山水的色彩效果,即沿用了石青、石绿、赭石等青绿山水中代表性的色彩,但其用色方法确实不一样于唐代青绿山水,王希孟是多层设色,染多于平涂,她先用淡墨加赭石或花青渲染,或通染赭石,上用苦绿接染后,再用浓重的石绿或石青画山石顶部,越上越浓,山石下部多保留赭石色。这种多层设色,染多于平涂的技法,从千里江山图中部分脱落的地方能够清楚看到①。
  2、墨和彩的结合。先墨稿,有笔有墨;再赋色,色墨交相辉映。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用墨上,不一样于唐代细墨线青绿山水。王希孟画山石,则先用或浓或淡的墨色勾出轮廓和大致形,再用柔软圆润的长短线条加皴,其墨色有浓淡之分,用笔有粗细之分,把水墨技法融合到青绿山水中,这是北宋之前青绿山水中所没有的。
  千里江山图构思之周密,用笔之精妙,色彩之浓丽,全部比古之青绿山水提升了一大步,还有对青绿山水的形式语言传承和发明性发展的高度上,全部标志着青绿山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以后的南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青绿山水即使全部留下了灿烂篇章,熠熠发光,但这一高峰也一直难以超越。当然,王希孟作为一位年仅二十上下的青年画家,她对青绿山水的形式语言传承和发明性发展,也不是横空出世的,是其时代的复古风气成就了王希孟。中唐至五代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大变革、大提升和大裂变的时期,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宋朝早期,这一时期水墨山水占据主导地位。
  复古风气在北宋郭熙时代已经有苗头,当初大家全部学李成、范宽,却无人能超出李成、范宽,因此,主张取法古人,上追范宽、荆浩、王维还不愿止,直上追到李思训,舍当初之水墨而求古之大青绿。于是,在哲宗时期的复古风气感召下,大青绿山水开始时髦,徽宗时期,大青绿山水在李思训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
  王诜的青绿山水,应是这一时期很有代表性的。王诜(王晋卿),山西太原人(1037-1093以后) ③,有渔村小雪图传至今天,此幅作品不是青绿山水,是王诜的水墨代表作。但,王诜师法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后人评其“金碧绯映,风韵感人,不知者谓‘李将军思训笔,晋卿题为己作。’殊可笑也”。还有一个就是水墨和青绿结合的画法,恰是这“不古不今”的画法,才是她的画风。她这种画法是以水墨技法勾皴相结合,画成后再着石青、石绿,此法对后人有很大影响。现存的山水画迹中,属于北宋后期的山水画,很多是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江山秋***皆为常人所知,还有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图、江山小景图等,皆是着色画,而非水墨画,但其画面水墨成份全部画得很充足,然后再着石青、石绿等色。
  王希孟青绿山水的形式语言不但传承于唐代青绿山水,和王诜一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