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马铃薯稻草覆盖示范种植小结马铃薯稻草覆盖种植技术
摘 要经过观察对比传统的种植技术,稻草覆盖方法简单,田间操作简练,管理粗放,采收方便省工,商品薯率高,病虫防治少,经济效益高,是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是“水稻+N”模式经典代表,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马铃薯;稻草覆盖;示范种植
供试材料
马铃薯种薯由区农林局农业科提供,早熟品种“早大白”。
示范情况
2021在程桥街道荷花村吕瑶组、桂花村小桂组科技示范户杨寿明承包田内连片示范种植。示范的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亩施45%的复合肥50KG,防治地下害虫,亩施辛硫磷2KG;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同传统马铃薯种植一致,播期为3月10日前后,亩盖稻草1500KG,再在草上盖地膜。
大田设置
连片示范大田耕翻整地同常规,播种密度和常规一样,采取行距40左右,株距25-30左右,密度控制在4000株左右,品字型播种。示范面积100亩,亩用种薯150KG,切块消毒,播种时用多菌灵拌种薯,排薯、施肥、盖草、盖膜同时进行。依据田间的长势亩用多效唑50g控制高度,依据苗情立即打枝、摘花,同时防治好马铃薯的病虫害,进入5月10日左右依据市场行情,采收商品薯上市-到6月5日前后采收销售结束。
田间档案记载内容
播期、出苗期、齐苗期茎叶生长久、结薯期块茎形成期、收获期及全生育期,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单薯重、实产、亩效益。
出苗速度、叶色
3月10日排薯,田间湿度很好,铺设滴灌带,确保出苗均匀一致,品字形排薯,条形施肥,种和肥不接触,盖草加膜,四面压好;传统的马铃薯种植覆盖土,不盖膜。3月20日观察:稻草覆盖的出苗速度快而齐,烂薯的少;传统的出苗速度慢,齐苗较迟,烂薯的多,叶色上稻草覆盖的比传统的苗叶色深。
主茎和侧枝
经过前期、中期、后期观察比较:稻草覆盖的马铃薯主茎高度适中,茎杆粗壮,侧枝较多。传统栽培的主茎高度和稻草覆盖的差距大,茎杆较细,侧枝柔长,增加打枝的难度,全部需要依据长势长相较细打枝处理,以促进起生长。
结薯数量和结薯个数
依据田间实际,最终采收马铃薯的有效株数,实际株数为3000株左右,平均每穴采收马铃薯个,每穴平均440g,茎杆越粗壮,马铃薯块茎越大,比传统栽每穴多采收马铃薯个,每穴重20g,而且采收方便,薯皮光滑,品相好看。
单穴结薯数和商品薯率
稻草覆盖方法收获的马铃薯最大薯550g,通常薯重150g左右,最小的重10g左右,依据薯快大小分级比较,单薯重50g以上的,商品性好的约占%,30g左右,商品性通常的占%,10g以下的占%。
全生育期
依据从播种期开始到出苗算起,3月10播种,3月20日齐苗,到5月20日前后开采收,6月5日左右采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