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山谷试论黄山谷杂体词
杂体诗或可追溯到汉武帝时的柏梁联句诗。到了宋代,不但杂体诗很盛行,而且杂体词也开始出现。这类不一样于正体的杂而新的词体,之前没有些人做过系统的整理,还没有总名,罗�烈先生在宋词杂体一文中给它做了个定义,正名为“杂体词”收入两小山斋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黄庭坚既是北宋文坛上一位博学多才之士,也是北宋词坛上一个勇于开拓创新的名家。她著有山谷词,全宋词收其词作凡192首,其中便多有杂体词。黄庭坚的杂体词,有集句体、括体、独木桥体、转踏体、回文体等多个体式,不但形式多样,而且相互交融,甚至还有“创格”之作。即使杂体词在山谷词中不是主流的创作类型,但它展现了山谷词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和发明性,为后世文人创作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其意义不容忽略。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山谷杂体词略做考察和叙述。�
一、 集句体�
集句是指杂取前人现成的句子而组织成篇的一个创作方法。集句诗始见于魏晋时期傅咸的那首七经诗,今后直至宋代王安石的大力提倡,才盛行此道。王安石本人也创作了大量的集句诗,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集句词也是从她开始的。黄庭坚“转益多师”,在集句词的创作上显著是学王安石的。如她的菩萨蛮,在题序中即明言“戏效荆公作”。兹引录二词以下:�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王安石作�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黄庭坚作�
王安石这首菩萨蛮所集词句,源于唐代诗人刘禹锡、殷益、韩愈、方域及宋代诗人郭祥正等五七言诗作。黄庭坚的“戏效荆公作”,所集词句8句中,除最终两句出处未详外,第一句集自唐代诗人郑谷的柳,第二句集自五代诗人韩�的醉著,中间4个五言句皆集句于杜诗,篇名分别为西郊、绝句二首其一、后游、可惜。除第一句中的“溪”字原诗为“江”字外,其他各句皆集原诗成句,并无增损之类的处理,应该是比较严格的集句体。我们再来看她的南乡子一词:�
黄菊满东篱。和客携壶上翠微。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临恨落晖。满酌不须辞。莫待无花空折枝。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节去蜂愁蝶不知。�
此词在各本山谷词中并无题序,然清沈辰垣等编历代诗馀卷三十三收此词则题为“集句”,或为编选者所加。此词实为集句体,分别集自司空图五十、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一及偶作、于武陵劝酒、杜秋娘金缕衣、郑谷十月菊等诗句。然而和前一首有所不一样的是,南乡子的集句形式表现得更灵活多样,这和南乡子这个词调的句式特征是相关系的。除了五、七言两种主体句式之外,南乡子在上、下两片中还各有一个二言句,这给集句造成了困难。所以山谷此词中的“良期”、“堪悲”这两个二言句乃是自撰,并非集句。这种穿插集句的形式,显得比较新奇尤其,此其一;其二,此词在集句中还采取了裁截或增改等手法。如起首“黄菊满东篱”一句,乃裁截司空图五十诗中“负她黄菊满东篱”一句而成。又如处于上、下片相同位置的“已是有花兼有酒”、“寂寞酒醒人散后”二句,皆为增改白居易诗句而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一云:“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难逢亲故何。”又偶作诗云:“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