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书人是幸福人》
™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文中内容做注释,养成翻阅工具书的习惯。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
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 教学难点
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 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
™ 教学课时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开展小调查
1.你读书的感受
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
教师引导 选择A或B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C或D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2.你读书的目的:
A 考出好成绩 B 让家长高兴 C获取知识 D不知道
教师引导 选择A或B或D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C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谢冕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课件展示)
本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对读书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觉到的,那么,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
二、讲授新课:读书人为什么是幸福人(教师板书)
(一)(泛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1.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引导学生从找各段的中心句入手去感知)
第一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第二段:阅读能增广见识,进入不同思考的外部世界。
第三段:读书加惠于人民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四段:与好书结缘能使人“向善”、“避恶”。
最后一段是:读书人是幸福人。(也是全篇主旨)
2.理清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
教师引导:全文各段之间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作者的思路是先总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的根本原因,再分述读书能增广知识、陶冶精神,与好书结缘能“向善”、“避恶”,最后再重申主旨,与开篇呼应,用“所以----”句完成因果论证。即课文最后一段:“所以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结论句,是遂层深入论述的,是全文主旨,与开头呼应。(提醒学生体会作者思维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
(二)(精读)品读课文,结合学生阅读经历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
1.学习1、2段。
①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②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请找出其中理由。
(引导学生用段1、2文中语句来说明)
现实世界(人人都有)
段1:读书人拥有两个世界
更丰富的世界(读书人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