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doc

上传人:6188 2016/5/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测量实****报告实****名称: 测量实****专业班级: XXXXXXX 姓名: XXXXX 学号: XXXXXXX 指导老师: XXXXXX 实****地点: XXXXXXXX 实****时间: XXXXXXXX 2013 年5月 11日 2 第一部分前言及要求一、实****时间: 2013 年5月6 日~ 2013 年5月 10日二、实****目的与要求 1 、熟练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 J 6 经纬仪的操作技能; 2 、掌握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3 、掌握图根导线的外业观测、内业计算工作; 4 、能学会操作使用全站仪; 5 、掌握点的平面位置(极坐标法)及点的高程的测设方法; 6 、培养学生具有热爱专业、关心集体、爱护仪器,认真执行规范的良好职业道德; 7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三、测区概况校园,坐标系统采用国家坐标系,高程采用绝对高程。四、时间安排 1 、实****动员, 分组, 借领仪器, 熟悉仪器 (天) 2 、踏勘选点,导线转折角测量、导线边长测量 (天) 3、四等水准测量 1 (天) 4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1 (天) 5 、全站仪认识与使用 (天) 6 、内业整理、实****报告、实操考核 (天) 合计5天五、实****内容及技术要求(一)导线测量在测区内各组至少选 6 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其中已知一个导线点和一个定向点,导线边长应在 20~50m 内变化,通过导线的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求得其余 5 个点的坐标。 1 、导线转折角及连接角测量导线的转折角,使用 J6 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二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的读数应等于 0 0 00′ 00″, 第二测回起始方向的读数应等于 90 0 00′ 00″。一测回中, 两个半测回的差值≤± 40″。角度闭合差容许值 f β容=± 40″n (n 为转折角个数)。 2 、导线边长测量采用全站仪对向进行边长观测。 3 、内业计算成果要求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 1/2000 。 4 、已知点数据 1( , )A( , ) α 1A=26 ° 37′ 45″(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定各导线点高程。水准测量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四等水准测量每站的视线长度小于 80m,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小于± 20mm L ,L 是以 Km 为单位的水准路线长度。 1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1 A543 2 6 3 采用双面尺法,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即: ①后视黑面,读取上、下、中丝读数; ②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③前视黑面,读取上、下、中丝读数; ④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2 、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三、四等水淮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黑红面) 读数差( mm )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黑红面) 高差之差( mm ) 三 DS1 100 36 DS3 75 四 DS3 805 10 图根 DS3 80 三、四等水淮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水准尺线路长度(km) 观测次数每千米高差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m) 山地(mm) 三 DS1 铟尺≤ 50往返各一次往一次 6± 12L ±4n DS3 双面往返各一次四 DS3 双面≤ 16往返各一次往一次 10± 20L ± 6n 图根 DS3 单面≤5往返各一次往一次 20± 40L ± 12n 3 、要求每个小组至少完成两次闭合路线的四等水准测量,每个人至少独立完成两个测站的观测、记录、计算工作,观测成果要符合限差要求。(三)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测设 1、以导线测量所得的控制点为测站点和后视点, 将下表中的各点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 每人至少完成两个坐标点的测设。点号坐标 XY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四)全站仪测量要求学会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测设及测距。六、仪器工具及作业小组的组成 1、每6 人为一小组, 每个小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 各组自由安排导线测量和线路测设。因校园场地较小,可错时测量,如奇数组进行导线测量时,偶数组则进行线路测量,各自测完后互换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