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山岛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下盘找矿实践 3
李威,郭彬,王振军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山东莱州 261442
摘要:三山岛金矿床(原莱州市仓上金矿床)埋藏浅,矿体厚度大,属我国大型露天开采金矿。由于露天开采设计境内的矿石
基本回采完毕,面临着资源危机,为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决定对矿床深部及矿体下盘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预测。根据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和露天实际开采揭露地质情况,对主控矿构造蚀变带下盘的 3 号构造蚀变带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决定在露天坑下
盘先施工探矿钻孔,结果探矿钻孔见到了矿。之后,施工竖井进行坑道探矿,在原矿体下盘探明了具有开采价值的工业矿体,实
现了由露天向井下开采的生产转型,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对类似矿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矿山资源;构造控矿;探明储量;矿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18.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2518 ( 2008) 04 20038 203
性主要是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且夹有混合岩化黑云
母变粒岩及混合岩化角闪黑云母片岩。区内岩浆岩发育,有黑云母花岗岩及少量的脉岩[ 1 ] 。
区内构造主要是断裂构造,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
动晚期,三山岛金矿床仓上主干断裂为控矿构造。北东起 203线,南西至潘家屋子 747 线,长 7 km ,宽 50~
200m ,呈反“S”形展布,总体走向 40 °,倾向 SE,倾角
40 °~75 °。 495 线至 203 线走向 20 °, 倾向 SE, 倾角
75 °; 495 线至 563 线走向 80 °~85 °, 倾向 SE, 倾角
50 °; 563 线至 747 线走向 45 °, 倾向 SE, 倾角 45 °~
50 °。三山岛断裂蚀变带受控于三山岛—仓上主干断裂,其分布形态、规模、产状与主干断裂一致。
1 矿山概况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新立分矿(原莱州市仓上金矿) 位于莱州市北部渤海南岸, 距莱州市 25 km 的三山岛镇境内,地理坐标: 东经 119 °
55 ′03. 1 ″~119 °55 ′43. 7 ″,北纬: 37 °22 ′43. 8 ″~37 °23 ′
01. 6 ″。 1991年山东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提交仓上金矿中间地质报告,提交金金属量 33. 670 t。矿山于
1986年筹建,因矿体埋藏浅, 矿体厚度大, 采用露天
开采方式,生产能力 1 900 t / d。建矿 20 年来,矿山发扬“开拓、求实、拼搏、超前”的企业精神,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使矿山从荒漠孤井、断壁残垣中一步步崛
起,成为“七五”期间发展起来的一个采、选、冶综合配套的大型露天开采的黄金矿山企业,创出了饮誉全国黄金行业的“仓上速度”和“仓上经验”,截止 2004 年,年上交利税 6 500万元左右。由于历史原因和矿山露天开采条件好,处理矿石量大,至 2005年 6 月露
天开采形象闭坑,并顺利实现了由露天开采到井下开采的战略转移,取得了二次创业的伟大胜利。
3 构造控矿机理
矿床位于三山岛—仓上断裂带的南西段,仓上断裂带位于胶东群老地层及玲珑花岗岩过渡带,且靠近玲珑花岗岩一侧,上盘岩性为胶东群斜长角闪岩、黑云母变粒岩等,下盘岩性为玲珑花岗岩即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就现有结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