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1.电现象.ppt

格式:ppt   大小:1,351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电现象.ppt

上传人:1652129**** 2021/4/7 文件大小:1.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电现象.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脑将我们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第一节 电现象

电子技术控制的现代温室

一、静电现象: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称为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两种电荷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想一想:这个氧原子带电吗?
想一想:这个氧离子带电吗?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檫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所以,
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____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_____电。


摩擦起电的结果: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